
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近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民众普遍反对延迟退休年龄。人社部25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我国延迟退休年龄将借鉴国外经验,拟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措施延迟退休方面,因地制宜制定退休年龄也许是个出路。
最近,国家人保部频频放风,声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人均寿命不断延长,推迟退休年龄是一种必然趋势”。声调之高,令人觉得推出延迟退休已迫不及待。
讨论中反映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群体的多样性诉求,使人社部更充分地认识到这一政策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人社部继续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时,将以适当形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
因地制宜退休也许是个出路
理性地看,不论是现在遵照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执行的退休年龄政策,还是将来要统一延迟退休年龄,其实都属于“一刀切”政策。
就像网上赞同或反对推迟退休年龄的声音一样,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职业技能、心理素质甚至家庭情况都不同,最好还是有一整套细分的、可选择的退休年龄制度,在一定的可操作范围内,供劳动者自由选择退休的实际年龄。
上海劳保方面就曾在2009年表示,上海将采取的政策就是“柔性退休”。在柔性延长领取养老金问题上,政府将出台指导文件,但这并不是强制的,只是对一些需要的人,需要的单位提供了帮助。“柔性延长”后,三类人群即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只要身体健康,工作需要,就可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过与单位协商同意,就可以延续他的工作寿命。
而如果经济、身体方面有困难的职工,就可以较早退休,真正起到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的作用。即便这部分人群的退休工资不够用,他们自己再出去找点零活补贴家用,相比全职上班要自由得多。
相关阅读:
延长退休年龄的利与弊
延长退休年龄带来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