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伦敦奥运会上,有多少人士穿着中国国的品牌服饰的,“中国造”在伦敦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安踏、李宁、鸿星尔克等中国品牌纷纷现身奥运会,一场硝烟弥漫的商战在伦敦打得如火如荼
根据财报和官方统计,以安踏、特步、361度、匹克、鸿星尔克为代表的泉州军团,整体营收超过600亿元;而以李宁为代表的泉州军团之外的本土品牌的营收约150亿元;外来的国际品牌约占据250亿元的市场——体育用品行业的三足鼎立之势已越发清晰了。
三足鼎立之势,在2004年悉尼奥运会已经初现端倪,但真正白热化的短兵相接,还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从大的层面看,是三大阵营的营收数据的超越与反超越;从小的细节看,则是以价格为利器的市场争夺和抢占稀缺资源的品牌大战。
“泉州军团”
综合业界和官方的统计,泉州鞋服企业市场销售早已超过600亿元。
安踏89.04亿、361度55.68亿、特步55.4亿、匹克46.5亿,总营收达246亿元;目前暂未公布数据的鸿星尔克实际早已超过30亿元,静待上市的乔丹体育营收逼近30亿元,贵人鸟也超过20亿元;三线品牌诸如上市公司喜得龙、喜得狼、鸿星沃登卡、飞克、野力、美克等营收,早已或马上就要突破10亿元,以及德尔惠等非上市的鞋服公司,其总量超过百亿很正常。
“李宁军团”
李宁曾稳居榜首近10年,彼时大众对“品牌”还没太多的认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飞翔的火炬手李宁也再度点燃了消费者对李宁的追捧,并在2009年以83.87亿元的营收占据国内销售第二把交椅,2010年达到94亿元,2011年降为89.29亿元。加上山东的双星、上海的回力等鞋企,泉州军团之外的本土品牌,2011年营收约150亿元。
“外来军团”
外来的国际品牌中,耐克的营收超过120亿元,阿迪达斯的营收超过100亿元,加上中国动向经营的KAPPA、PHENIX共计收入20亿元,以及彪马、匡威等加在一起,大约占据250亿元的市场。与泉州军团相反,国际品牌主要盘踞在一、二线市场,在知名度、美誉度等方面比本土品牌占据优势。
回顾2008年以来,伴随着泉州军团的崛起、李宁的经营剧变、阿迪达斯的防守反击,一场又一场超越与反超越的战役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上此起彼伏。而当三大阵营实力相当并开始角力时,之前被高速赶超掩盖的问题,也先后成为各大品牌的烦恼,尤其是库存难题已经套住了所有体育用品企业。
据悉本土五大运动品牌的库存总额已超过33亿元,其中李宁11亿元,泉州军团22亿元。如何缓解库存压力、消化解决库存产品将成为体育用品企业竞争中下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相关阅读:
商战中的“孙杨时代”
借势营销,事半功倍的好谋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