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科技书屋 >>科技书屋 >> 渔牧林业 >>正文
鲷科鱼类养殖常见病细菌病及其防治方法
2014-4-12

  随着鲷科鱼类养殖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和养殖种类的不断引进,由于检疫制度和方法的不严密,使国外的鱼类疾病也随之带入,并蔓延于全国,导致鲷类的细菌性疾病日趋严重,成为制约鲷类养殖发展的重大障碍。因此,较系统地介绍鲷类细菌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对研究者和养殖业者都大有裨益。

    1、弧菌病

    病原:高水温期发生的弧菌病的病原主要为鳗弧菌(Vbrio angnillarum)。革兰氏阴性,能运动,短杆状,稍弯曲,两端圆,大小为0.5~0.7μm×1~2μm,极端单鞭毛。低水温期发生的弧菌病的病原除弧菌属的细菌外,还有沿海屈挠杆菌(Fexibacter maritimus)与其共同感染。

    症状:患病鱼食欲不振,游动缓慢并脱离健康的鱼群,病情严重时,反复出现旋转和狂游现象,直至死亡,患病初期体表产生擦伤状白斑,随后引起炎症,鳞损坏,脱落,不久真皮组织溃烂,形成溃疡,并且病鱼眼球异常——白浊、突出、眼球内出血等。内脏器官多数失色,脆弱化。各鳍条基部充气发红,肛门红肿,鳃贫血、腹水。

    流行情况:是养殖鲷类疾病中有代表性的一种。日本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此病的分布是世界性的,在温带和亚寒带都有发生。高水温期发生的弧菌病主要在水温25℃的6~9月;低水温期发生在水温15℃的11月至翌年3月。诱发病因多为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过大,底质和水质不良,饲料氧化变质等而经皮肤感染传播。

    防治方法:防止鱼体受伤;放养密度要适当;保持底质、水质和饲料的优良;用淡水或高浓度海水驱虫并用药物预防;隔离或销毁病鱼。治疗则用土霉素、金霉素等抗菌素纯粉剂,日给药量50~75mg/kg;高水温期发生的弧菌病可用磺胺甲基嘧啶(SM)、长效磺胺(SDM)、制磺(SMM),长效磺胺C等磺胺药物纯粉剂,日用药量200mg/ kg,混入饵料中连续投喂3~7d有效;低水温期发生的弧菌病采用口服法无效,可使用呋喃西林全池泼洒,其浓度为0.5×0.000001~1×0.000001。另据城泰彦报道,低水温期发生的弧菌病的基础病患与营养障碍有关,应在低水温前采取投喂营养剂、强肝剂等重要措施。

    2、爱德华氏菌病

    病原: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具周鞭毛,能运动,大小为0.3~0.1μm×1~3μm。

    症状及病理变化:脾脏和肾脏上有许多小白点,且肿大,头部和尾柄部等体表、腮和肌肉上及鳔腔内等部位形成囊肿,呈现腹部胀大等。

    流行情况:这是一种在养殖真鲷中出现的细菌性疾病,与鱼龄有关。一般发生在每年8~11月,2~3龄鱼的发病是慢性的,累计死亡率较高;经口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也可能经腮或皮肤的损伤处感染;放养密度过大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应注意改进饲养方法,清塘,并配合土霉素药饵,按0.4‰饵料量饲喂,2~3d为一个疗程,约3个疗程。也可用四环素钠按1g/kg制成药饵,连喂5d。

    3、巴斯德氏菌病

    病原:为杀鱼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piscicida),革兰氏阴性,无运动力,短杆状,大小为(0.6~1.2)μm×(0.8~2.6)μm,近于球形或长杆状。

    症状及病理变化:病情发展迅速,病鱼首先没有食欲,继而离群静止于池底或网箱底部,不久即死,体表几乎看不出症状。内脏上有许多小白点,形状不规则,近于球形,直径约1mm,白点是由菌落外包一层纤维组织形成的。肾脏中白点很多时呈贫血状态;脾脏中白点很多时肿胀而带暗红色。血液中菌落很多时微血管形成血栓。

    流行情况:从幼鱼到2龄以上鱼体都可能受害,以幼鱼受害最大。一般发病季节在大雨过后海水盐度下降,水温20℃以上时最易发病。该菌在富营养化的海水中能长期生存。养殖的黑鲷幼鱼患此病时有死亡率高达90%的病例。

    防治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应及时捞除病鱼和死鱼。因该菌对氯霉素、四环素和氨卞青霉素等有敏感性,可用这些药物之一,每千克鱼每天用20~50mg混入饵料中投喂,连喂5~7d。
 
    4、屈挠杆菌病

    病原:为沿海屈挠杆菌(Flixibacter maritimes)革兰氏阴性,能屈挠的长杆菌,大小为(0.5×2)μm~30μm。

    病症及病理变化:患病鱼唇部腐烂和尾鳍坏死断裂;1~2龄鱼在低水温期患病时头部、躯干、鳍等处发红、出血,甚至形成溃疡,有时鳃盖或鳃瓣腐烂。在病灶中可看到长杆菌,随后长杆菌就被继发感染的细菌所取代。

    流行情况:该病首先在日本养殖的鲷科鱼类中发现,发生于冬季低水温期,应放养密度过大和水质中有机碎屑过多所诱发,经常与低水温期弧菌病同时发生。

    防治方法:保持水质清洁和适宜放养密度。患病初期可口服磺胺类药物或土霉素;在冬季低水温期鱼停止摄食,口服药饵无效可用药液浸洗法。基本可以同弧菌病的防治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水温也有效。

    5、链球菌病

    病原:为链球菌科(Sereptococcaceae)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种名尚未确定。革兰氏阳性球菌,直径一般为0.6~0.9μm,不能运动,无荚膜,无芽孢,不抗酸,成2个球以上的短链出现。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鱼停止摄食,静止于水底或漫游于水面,不活泼,有时旋转游泳,然后沉底,数日内死亡。另外,患病鱼眼球突出,眼球周围充血,鳃盖内侧充血发红或剧烈充血。

    流行情况:该病例出现于日本养殖的条石鲷和菱体兔牙鲷,从稚鱼到成鱼均能受害。主要流行于20℃以上高水温期的7~9月。该病菌在富营养化或养鱼池中自身污染的水中能长期生存,当鱼的抗病力降低时即能致病,有时在饵料中也能分离出此菌,这可能是传染途径之一。

    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投喂量要适宜,饵料必须新鲜无污染;放养密度要适宜。治疗主要投喂药饵;螺旋霉素25~40mg/(kg?d),连喂7~10d;红霉素25~50mg/(kg?d),连喂4~7d;盐酸强力霉素20~25mg/(kg?d),混入饵料中连续投喂7d。上述几种药物亦可交替使用。

    6、其他病原尚未确定的疾病

    6.1霉斑病

    患处只观察到几种细菌感染;发生在真鲷和黑鲷苗种培育过程中;患病鱼体侧中部出现霉斑,表面呈白色,患处很快发生鳞片脱落,重症者患处表皮脱落出血;鱼苗游动异常缓慢最终失去平衡,捞出水面后,即可见患处发生断裂,鱼苗随即死亡。用抗菌素及呋喃西林药浴,疗效不显著。

    6.2烂鳍病

    因擦伤、撞伤引起的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收入室内3~5d后的亲鱼身上,首先鳍膜发红出血,继而变白溃烂,逐渐烂至鳍的基部,重症者各鳍条都会感染,鳍膜全部烂掉,创口处血肉模糊,病鱼因失去游泳能力或失去平衡而沉底、撞池壁等最终力竭毙命。用抗菌素药物浸浴处理,可使伤口收敛。

    6.3真鲷稚鱼的腹部膨胀

    苗种生产的真鲷稚鱼,有时从孵化后15d起腹部膨胀,最后大量死亡,病鱼的体色退化,腹部带白色,异常膨胀。解剖观察,消化道内有大量未消化的褶皱臂尾轮虫,并出现所谓“粪便堵塞”的症状。病鱼的消化道发炎,引起粘膜上皮组织坏死、崩溃,在消化道内含物中发现细菌菌落,而且未消化的轮虫皮壳上有活动细菌。发病的原因之一是作为稚鱼饵料的轮虫(特别是以面包酵母培养的轮虫),以某些方式把病原菌带入体内,从而给扑食这些轮虫的真鲷稚鱼带来影响而发病。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