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尕日拉村,是青海湖边上的一个小牧业村,畜牧业本是全村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不过近几年,随着青海湖旅游的升温,尕日拉村的牧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向这里,他们便打起了发展旅游的主意。旅游业慢慢成为了村里增收致富的另一支柱。
“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提倡草畜平衡,要实行禁牧减畜。我们也在思考,怎么转变发展,青海湖旅游热给了我们机会。要是把畜牧资源和旅游资源集合起来,肯定可以挣大钱。”尕日拉赛尔曲生态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项加才让说。
尕日拉村有250户村民,草场30.6万亩,牲畜4.8万头只。除了放牧,村里还有大约1/4的牧户在经营旅游业,虽然这里的旅游旺季只有短短3个月时间,但是每户的收入可以达到8~10万元,加上放牧的收入,一年下来的总收入还要更高。
项加才让给农业部“百乡万户调查”调研组算了一下自己的账,去年出栏羊300只、牛20头,收入27万多元,合作社分红也有10多万元,再加上禁牧和草畜平衡得到的国家补助1.7万元。“保守地说,一年的收入40万元。”
调研组认为,尕日拉赛尔曲生态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之所以能运转得好,关键在于旅游业的带动,合作社主要加工、销售当地特色农畜产品,如风干牛肉、酸奶、人参果、冬虫夏草等。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就会有稳定的收入,合作社就能持续发展。
共和县绿宝生态菜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主要发展牦牛舍饲育肥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李俊说:“之所以在这里发展牦牛舍饲育肥,是看上了周边的耕地,把这些耕地全部用来种植牧草,不仅能够满足自己养殖场的需求,还能带动周边发展养殖业。”
李俊说,饲草料就是养殖的资源优势,他的养殖场设计规模是1000头,每头牦牛纯利润在1300~1400元,夏季的时候能达到1700~1800元,效益十分可观。
“一家一户经营面对市场的竞争力弱,合作社的作用是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增收。可是要让合作社实现持续发展,有活力,就必须发挥资源优势。”调研组组长刘连贵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