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芒种节气,是农村最为繁忙的日子。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舍必崖村,一排排蔬菜大棚里早已是郁郁葱葱、瓜果飘香。用菜农姜桂根的话来说,在蔬菜大棚里种菜四季都忙,四季如春。
38年菜地淘金
姜桂根是赛罕区蔬菜种植大户,也是赛罕区最大的蔬菜专业合作社润土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组织者。今年57岁的姜桂根,大半辈子都是土里刨食。面对农村土地减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姜桂根不但没有离开土地,反而将种地当做自己的事业。
5月30日,在金河镇舍必崖村一栋温室大棚里,记者看到,姜桂根正在摆弄刚刚育好的秧苗。
姜桂根原来是赛罕区巧报镇后巧报村的农民。1975年开始蔬菜种植的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82年,他率先在村里兴建温室,同时钻研温室蔬菜种植技术,一举获得成功,成了十里八乡熟知的种菜能人。
2003年,村里土地被征用,姜桂根一下子成了失地农民。尽管拿到了不菲的补偿款,却失去了可以耕种的土地。而以前一起种菜的农民都当了环卫工人。悉心钻研多年的种菜手艺没有了用武之地,姜桂根有些舍不得。
经过深思熟虑,2008年,姜桂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全部征地补偿款,在金河镇舍必崖村承包70亩地继续种菜,也就是在那一年,姜桂根组织成立了润土绿蔬菜专业合作社。
姜桂根在舍必崖村种菜之时,首府也开始大力推广适合种植越冬蔬菜的厚墙体温室。踩上政府发展设施农业节拍的姜桂根,果断地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建起了资金投入大、生产技术高,同时也有高收益的厚墙体温室。姜桂根算了一笔账:建造厚墙体温室,政府会有3万~4万元的补贴,每个厚墙体温室占地3亩,实际生产面积1亩左右,除去生产投入年收益2万元左右,是相当可观的收益。
2008年的时候,舍必崖村的农民以养奶牛为主,很多人怀疑种蔬菜能够挣到钱。在随后的几年,冬季蔬菜价格节节攀升,种植越冬蔬菜的可观收益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加入到种植越冬蔬菜的行列中。
最初,姜桂根自己种菜,同时也收菜贩菜。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决定组织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吸收散户入社,通过前期集中育苗、中期技术指导、后期收购的模式,发挥规模化优势,生产具有统一标准的无公害地产菜。
这几年,政府对建造温室大棚提供了更为优惠的资金扶持,每建一个厚墙体温室补贴4万元,于是更多的农民加入到种植越冬蔬菜的行列中,姜桂根的合作社成员也从最初的50多户发展到了100多户,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乡村5000亩温室及露地蔬菜的种植,直接受益农户1000户,新增就业500余人……蔬菜种植也从零星种植转化为规模种植,从品种杂乱发展到订单种植,从零售转化为批量上市,村民尝到了规模化种植和合作化的甜头。
按理说,姜桂根现在就是坐着管理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他却不那样想,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亲力亲为,生怕有半点闪失。
38年来,姜桂根扎根菜地,带领无数菜农走上了致富路。
为村民搭起致富桥
人们经常会听到菜农说,种菜不赚钱,还辛苦,不如出去打工。其实,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在新城区毫沁营镇讨思浩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种植蔬菜20余年的郭建平认为,只要懂得科学种植、尝试新品种、打造特色优势,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郭建平的家在新城区毫沁营镇一家村。1986年,初中毕业的他决定回家种地,实现自己种西瓜的理想。
郭建平的性格内敛,但是有着一股子韧劲儿。他选择种植了自小就喜欢吃的西红柿和黄瓜。秋天,郭建平精心打理的半亩地喜获丰收。
1994年,郭建平在自家的地里修建了半亩温室,尝试着引进了番茄、黄瓜、南瓜等新品种,并按国家无公害的标准进行种植。他在实践中摸索,积累了不少种植经验。他种植的水果型小黄瓜上市后,深受顾客的青睐。他种植的南瓜优质、早熟、抗病虫害能力强、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
2001年,郭建平放下手里的锄头,自费到内蒙古农业大学学习园艺专业。两年的学习,不仅让郭建平掌握了丰富的农业生产技术,还学习了不少经营和管理经验。学习期间,他把自家的温室当成教学试验基地,一边学习一边试种蔬菜、瓜果新品种。也就在这期间,他引进的彩椒、礼品西瓜落户在一家村的土地上。
丰收后,看着左邻右舍吃着自己种的西瓜,郭建平喜不自禁。
2008年,经过两年的潜心种植实验,郭建平引进的草莓种植技术“瓜熟蒂落”。
当年春节,郭建平迎来第一批前来采摘草莓的客人,每斤40元的价格也没有挡住人们采摘的热情。大年初一,郭建平就接待采摘客人300人,一天就卖了1.3万元!看着手里厚厚的百元大钞,他像做梦一样!
“我要在这片热土上种出一片繁华,要带着村民脱贫致富,活出另一番精彩来。”郭建平许下诺言。
1994年,郭建平先后在毫沁营镇一家村、红山口村、讨思浩村承包温室,不断摸索、实践蔬菜种植技术。他积极示范推广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激发了毫沁营镇、保和少镇农民种植蔬菜的热情。当地的蔬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几亩发展到现在的几百亩。
2006年,郭建平被新城区政府聘为科技特派员,他科技推广的积极性更高了。
2007年,讨思浩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成立。当地优良的土质和便利的交通,为基地更好地发展壮大提供了保障。但是,郭建平发现,不少农民都想通过种植蔬菜来增加收入,可是面对全新的种植或栽培方式,始终犹豫着、观望着。
于是郭建平组织农民开展蔬菜种植培训。经过系统的培训,蔬菜种植户都掌握了不少种植知识。
2009年3月,由郭建平发起,新城区各村蔬菜种植大户积极响应参与的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鑫鼎达蔬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了。现在合作社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指导、统一服务,为155户蔬菜种植成员提供种植服务。
尝试最理想销售模式
对于菜农姜桂根、郭建平等蔬菜种植大户来说,种植已经不是问题,眼下最棘手的是种出来的蔬菜怎么卖。
减少中间环节、让地头菜直接走上市民的餐桌,无疑是最理想的模式。去年,润土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就开始了这种尝试。在赛罕区蔬菜局、社区办及交通部门的协调下,合作社最先在大学西街、大学东街、中专路的几个社区直销蔬菜。通过这种直销模式,小区居民购买的蔬菜价格下降了30%,菜农收益增加了30%。
然而现实中,这种直销模式还是有不小的阻力。首先小区内定点的菜店、超市受到了冲击,因此不愿意让合作社的卖菜车进社区卖菜。经过协商,暂定合作社每周到小区卖菜一次。此外,因为货车不能在白天进入市区,合作社改用小面包车卖菜。虽然交通部门给合作社开了准运证,但是拉菜的面包车还是经常被交警拦住,受到处罚。
除了进社区及在便民市场卖菜,合作社的另一个卖菜途径是向企业和单位配送福利菜。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目前,直销蔬菜和福利菜销售占到了合作社整体销售的两成左右,八成的蔬菜仍然是通过货站批发到市场上。
对于销售这一关键环节,去年金河镇政府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思路,比如至少建立一个蔬菜脱水加工企业,满足蔬菜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建设冷库冷藏,对蔬菜进行预冷降温处理,以此有效解决蔬菜的保鲜存贮,满足冬季蔬菜市场的需求量,也便于长途运输打入外地市场,提高蔬菜生产附加值。形成淡销季节存贮,旺销季节出售,实现蔬菜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烂,超季反季,四季均衡”,此举可以节省费用,保证有种有收,提高农户种菜的积极性。
打造蔬菜生产第一镇
如果说首府市民的菜篮子中有一半的菜出自赛罕区,那么这其中三分之二就来自金河镇。
提起赛罕区金河镇,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家家户户以养奶牛为主,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不仅让当地政府在财政上捉襟见肘,更是让农民在市场经济中承担了较大的风险。
如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成了赛罕区金河镇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该镇提出以“立足奶业,发展菜业,强化工业”为指导方针以来,大力开发新菜田和建设蔬菜保护地。
2012年,赛罕区政府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政府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自建,社会组织、龙头企业参与等模式,在绕城高速公路外侧,以金河镇、黄合少镇、榆林镇为发展重点,涉及舍必崖、根堡、碾格图、养盖板、保素、太平庄等18个村,共新建蔬菜保护地2.5万亩,总投资15.6亿元。“其中在我们金河镇建设2.01万亩,全力打造赛罕区蔬菜生产第一镇。今年金河镇共建成设施蔬菜1.9万亩,温室大棚5748栋,本月底前将陆续投入使用。”金河镇党委书记范瑞郑重地说。
在几年的蔬菜种植中,当地也总结出了一些发展的对策。比如提高蔬菜产品技术含量、壮大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扩建新的生产基地、打造自己的蔬菜地理品牌、提高蔬菜生产附加值等。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把“菜篮子”工程作为关心民生问题的重点工作来抓。金河镇也制定了蔬菜产业发展远景规划:到2015年全镇设施蔬菜业种植面积将达到4万亩,年产蔬菜7万吨,蔬菜业收入2.5亿元。其中以根堡村、舍必崖村为中心在G06绕城高速公路以外、S102省道两侧开发扇形新菜田3.5万亩。
年轻菜农陆续现身
采访蔬菜产业,接触最多的就是菜农,而在这个行业里,年龄一直是条分水岭。
“50”“60”一直是种菜的主力军,然而,5月30日,记者在赛罕区金河镇根堡村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些年轻菜农已经出现了。
今年刚刚27岁的顾志刚种菜已经5年,在种菜行业里算是“老手”了。
顾志刚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以前一直以养奶牛、种玉米为主,一亩地一年也就收入1000~2000元。2008年,顾志刚开始涉足大棚蔬菜。现在他种着1个温室大棚、3个明地大棚,年纯入能达到10万元以上。一说起收入,瘦小的顾志刚就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说:“刚开始种蔬菜也走了不少弯路,后来通过科技人员手把手地教,慢慢摸索出一些经验,现在基本上不用请教别人了。”
虽然村里和他同龄的年轻人大多数都选择外出打工。但是在顾志刚看来,种菜尽管很辛苦,但这个事有奔头,自己说了算。
“在农村,不靠种地吃饭,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现实选择。随着近年来政府补贴和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年轻人开始转变观念了。现在40岁以下的菜农占到了20%,还有一部分是外地的年轻人来我们这里专门租上大棚种蔬菜,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根堡村党支部书记巴俊珍动情地说。
采访中,金河镇党委书记范瑞也希望对蔬菜产业感兴趣的企业或者个人来当地发展,因为像舍必崖村全村1000多口人,蔬菜大棚就有1100个,人均1个还要多,根本种不过来。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根堡村。
范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对没有特殊技能的年轻夫妇如果在市里就靠打工,每年的收入最多也就5万元;可是如果种植蔬菜,种4个大棚,闲时两个人经营,忙时可以雇日工,年收入至少也能达到10万元。(记者李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