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水果滞销的人都知道,如果不愿意当季低价卖出,可以把水果冷藏起来,错季选个好价再卖掉。因此建设一个能储藏的冷库成为果业种植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而这也是山西省临猗县桂江鲜梨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理事长王桂江所筹划的一件大事。
2013年,王桂江领着黄斗景村村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3000多亩地中,种了1700亩的梨树和1000多亩的苹果树,水果产业成为全村的经济收入。
亩产8000斤,果品年产量上万吨,王桂江成立合作社之初就谋划建个冷库。从信用社到银行,几趟周折下来,人瘦了一圈,贷款却不见着落,建冷库动辄上百万元的资金让他犯了难:“要是建不起来就只能希望果子都能卖出去了,可这样冒的风险太大了。”
“有房屋、土地、果树这样现成的东西,却不能担保、抵押,凭合作社的资质,银行、信用社又不给贷。”王桂江有些苦恼。
桂江合作社的贷款遭遇道出了大多数农业合作社作为法人在寻求发展资金上的望洋兴叹。
1 寻求贷款的无奈变通
“如果租冷库,减去运输、租金,本就不高的收益就更少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王桂江说。为了能及时把冷库建起来,不得已,只能发动合作社的社员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他介绍,低于3万元的,不需要担保,超过3万元的需要两人联保,而个人贷款的最高额只有5万元。利息还得由他来还。
自筹资金、民间借贷、银行贷款是目前农村合作社融资的主要方式。王桂江说,不能以合作社名义贷款,只能通过前两种方式。现在针对农村的民间借贷很多,但其借贷利率却往往比银行6%的贷款基准利率要高,有的甚至超出2倍。这对于普通农民很难承受。“农民的收入本身就少,再让他们拿钱盖这盖那,工作可不好做。相比之下,通过农民自己贷款筹钱是最合算也最现实的途径了。”
七拼八凑、东挪西借,小规模的冷库终于落了地。可继续投入种植的资金又面临短缺。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合作社为方便贷款,在合作社之外出资再注册一个相关的公司,注册资金只能套牢在那里。后续资金跟进的乏力让农业生产投入不能保证,农民的积极性和对产出的信心大大受挫。
农业的周期性较长,从最初的设施、基地建设到种植、储藏、加工,尤其随着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推进步伐加快,资金的投入量增多。单靠村民小额度的自筹资金这种单一的融资渠道,作用已显得微弱。
从长远来看,农民还是寄希望于信用社、银行这样的强大资本来蓄力。“像我们这种刚起步不久的合作社急需银行贷款支持,但拥有的土地、房屋、农业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政策影响,都不能设定为抵押物。”王桂江说,“社员小额信贷的变通方式也不是长久之计。”
2 涉农贷款陷入“高不成低不就”
同样从事水果种植的临猗忠定合作社的贷款待遇却大相径庭。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125万元,2009年又注册了“老吴”品牌。入社社员也由最初的7户发展到125户,辐射3个乡镇12个自然村。社员人均收入由最初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近2万元。
品牌叫响、苹果畅销壮大了合作社,扩大了知名度,也让信用社的贷款不请自来。但是面对送上门的“福利”,合作社却没有欣然接纳。
合作社理事长吴忠定解释说,不是不想要,实在是怕麻烦。前期要进行信用度的审查、认定,需要耽搁一段时间,后期又得忙着还款,贷款期限短。碰上收成不好,银行的贷款又不能拖,还得拆东墙补西墙。
他的话说出了金融机构在涉农贷款形式、程序上的不足。达不到贷款对象条件的合作社嗷嗷待哺,而能纳入的贷款对象却消极回应,金融机构的境遇也让其自身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农业合作社是农村、农业发展的新型主体,也是金融资本支持的重要对象。“囿于合作社将土地、房屋、农业设施等作抵押而存在的风险,农信社只能拒绝向其贷款。”临猗县农委主任徐应全说。
但是,涉农资金的选择性放贷使得新生的大多数合作社被拒之门外,势必阻碍了土地规模化、农业现代化趋势下金融资本进入农业、支持农业发展的步伐与动力。
3 贷款之困困在哪儿
农业合作社作为法人应该享有向金融机构贷款的资质,可现实是合作社只能选择他法寻求资金。农业合作社贷款难的问题出在哪里?
“农业本身就是一个风险行业,经营周期长、利润低、抵御自然与市场的风险能力差。”徐应全说,这是从事农业种养的农业合作社和金融机构思忖的首要问题。并且合作社采取成员进退社自愿原则,获得的收益大部分实行分红和返还的分配方式,使得合作社内的资本和资产运营与维持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农民合作社的市场准入门槛比一般企业低,一个合作社只要有5个以上农户就可以注册,且无需现金注册。过宽的市场准入条件降低了合作社的自身硬件。同时,农业合作社大部分还处在初级农产品生产阶段,品牌优势较弱,只能简单地按照市场行情去组织生产、销售,无力应对多变的市场。
从成立、管理到经营,合作社自身存在的问题降低了它的抗风险能力,也减少了信用贷款的筹码。
而这只是合作社贷不到款的一个原因。王桂江说,信用社过多看重的是合作社的经营状况,而不考虑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些担保抵押物。对于大资金的农业设施,信用社会以没有抵押担保推辞。
“因为风险的存在,银行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的担保抵押评估还不完善,所以银行和信用社在抵押物的范围和贷款额度上都会受限。”徐应全介绍。
但是,金融支持农业不能只是锦上添花而不能雪中送炭。面对风险,金融机构有选择性的贷款是为了规避风险,但不能逃避风险。针对不同的合作社发展应该调整贷款模式、拓宽抵押物贷款范围、简化贷款程序,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徐应全建议,与此同时,合作社应该完善自己的资金、财务等管理。在政策层面,政府要尽快实行农作物的相关合理补贴和农业保险以降低农业风险,为合作社贷款减少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