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新闻资讯 >>时事新闻 >> 农村新闻 >>正文
程相文的“玉米人生”传奇
2012-12-22
 编者按:伟大的时代创造伟大的人物,“三农”发展的黄金期也塑造了一批“三农”时代先锋。深入挖掘和宣传“三农”领域里先进人物的闪光事迹,弘扬他们的创新和奉献精神,讴歌他们以服务农民群众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情操,把他们所代表的这一可歌可泣的群体镌刻在时代的光荣榜上,使之成为全社会尤其是“三农”领域学习的楷模,是我们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四化同步”,促进“三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具体实践。为营造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追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从今天起,本报陆续刊登2012年度“中国农村新闻人物”候选人风采录,展示他们长期献身“三农”、服务“三农”的执著追求和感人事迹。

本报记者 陈四化 张培奇 实习生 王晓星

2012年对老程来说有着极其特别的意义。2月1日,新华社向社会全文发布了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万众瞩目聚焦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的又一个春天来到了。2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颁奖大会现场,老程从温家宝总理手里接过了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证书。“温总理一眼就认出我了,主动走上来一把握住了我的手,特别高兴,我也特别激动。拿到一等奖证书,我一夜都没有睡。”这个被温总理亲切地称为“老程”的老人,一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就觉得心里有愧:“我只做了一点应该做的工作,就得到这么高的荣誉与待遇。”

老程名叫程相文,生于1936年,现任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院长,长期工作在农业科研一线,从事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工作。在他长达76年的有限时间中,他把自己50年的时光和青春都奉献给了国家的玉米事业,先后选育出11个国家和省审定品种,其中浚单18、浚单20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和全国玉米优势产区主推品种,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2亿多亩。

入一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与玉米“较上真儿”

学生时代的老程,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和玉米打一辈子交道。

因为家庭出身的原因,勤奋刻苦的老程只能报考农校。“当时学农丢人啊,考上了都不敢和家人说。”老程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就唏嘘不已。尽管上农校不太情愿,但是老程还是认认真真地读完农校,并在毕业后来到了位处黄河故道、交通不便的浚县,成了浚县农业局原种场的一名农业技术员。

1963年的雨水格外多,浚县泛滥一片。老程刚来报到,就被安排下乡抗洪救灾。“去村里,别人都问我是干啥的,我说自己是农业技术员,乡亲们很高兴,问我啥时候能让他们黄面馍管个饱。”看着乡亲们殷切的眼神,老程的眼睛湿润了。

1964年,下乡救灾的老程被召回了农业局,扛起了独自去海南育种的重任。“玉米是单交种,只有一代的杂交优势,用二代的种子,亩产就减产30%左右,因此必须一年一换种。而在北方,一年只能种一季玉米,当年收获的玉米种子在第二年育出来,农民到第三年才能种上。如果当年玉米11月拿到海南岛播种,来年3月份就能收获,4月份就能赶上北方播种玉米,育种时间比在当地提前一年。”

老程还记得第一次去海南的经历:1964年11月,28岁的老程穿着棉袄棉裤、方口布鞋,腰间系着一条白色裤腰带,背着装有50多斤玉米种子的麻布袋独自一人出发了——从浚县坐公共汽车到新乡,从新乡到郑州,从郑州坐火车到汉口,从武汉坐上到广西凭祥的火车,到黎塘下车,又转车到湛江,从湛江坐车到海安,从海安坐轮渡到海口,从海口坐汽车到三亚,从三亚步行30公里,辗转奔波一二十天,排队买票,挤火车、转汽车、坐轮船,先后转乘7次,终于来到目的地——海南三亚市田独镇罗篷村。尽管长途颠簸,但是老程没有一点悲观情绪。“自己一个北方人居然能去南方,还肩负着这么重要的任务,路上哪里还顾得上害怕?唯一害怕的就是育种不成功,明年带不回来种子怎么交代。”

在老程的想象中,海南处处莺啼,鸟语花香,和中国的南方一样,可是没想到迎接自己的是“三只老鼠一麻袋、十只蚊子一盘菜,三条蚂蟥做条裤腰带,毒蛇蹿到身上来”,乡间道路坑坑洼洼,农业生产基本靠人拉肩扛,满目望去一片荒凉。

“尽管条件很恶劣,但是也没有感觉到怕,唯一害怕的就是天了。”

 

 

老程说,海南的雨来得快,下得猛,一见到云马上就是大雨,紧接着就是齐膝深的水,而且还常伴有泥石流,山沟里没法走人。而自己在村里租的8亩荒地,开垦出来的4片试验田都在山沟里。

育种的第一年,4块8亩玉米苗,先是遇到大旱,眼看种苗就要枯死,老程心急如焚,担起水桶挑水抗旱,整整14天,才使种苗返青。然而,还没等松口气,一场大雨又把两块地的种苗全淹了,老程挽起裤腿,一盆一盆地从地里往外舀水,一连排了7天水,才算保住了玉米苗。这一年,老程从海南带回了自己培育的第一批玉米杂交种子,经过在浚县当地种植,亩产从100多斤一下子提高到五六百斤。

种子带回去了,老程在海南的故事则流传了下来。

一次,老程正在浇玉米,一条黑白相间的蛇突然窜了出来。借着月光老程本能地挥起铁锨,砍过去,那条蛇被砍成两段。第二天,当地的村民一见这条蛇,就惊讶地叫起来:“呀,老程,你真命大,这可是银环蛇,咬一口,就没命了!”

因为玉米缺氮肥,老程就去离地5里远的海军医院公厕挑大粪,一连挑了4天,累得头晕眼花,结果一不小心栽在了粪池里。在附近放牛的黎族老乡听到呼救声赶过来,扳倒一棵芭蕉树,费好大的劲,才把他从粪池里拉了上来。他用水冲冲,就又用酸痛的肩膀挑起了木桶。老乡被他感动了,就自发地组织起来,帮他一起挑粪。7天时间,硬是把8亩试验田都施了一遍肥。

有人问老程:“这么拼命较真儿干啥,出点事可咋办?”老程说:“我得赶紧给玉米苗施上肥,要是苗死了,那可咋办?”

凡事悉力以赴,像对待孩子一般培育出39个玉米新品种

老程对玉米,那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丝也不马虎。

农科院西面污水处理厂里面有几棵高大的白杨树,每天下地的老程发现,只要是大晴天,一到下午两点多,树荫就遮在实验田上,一遮就是两个小时。“别看这一天的两个多小时,对玉米可关键着呢。本来是一个品种,因为光照的不均匀导致植株出现差异,对实验结果影响可大着呢。”

可树在别家院子里长着呢,中间还隔着一条两三米宽的路,别人会听自己的解释把树截除一部分么?心急的老程只好向鹤壁市市长请求,在市长和城建局的协调之下,这几株影响玉米生长的白杨树高高的树冠被截去了3至5米。

白杨树问题解决了,可玉米地里还有层出不穷的事情等着老程去较真,去解决,因为“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玉米每天都在生长、变化,如果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就可能再也补救不回来了。”尽管地里的一切都有育种团队照看,可怕误了农时的老程每天都和队员们一起下地,凡事身先士卒、亲力亲为。

在老程的关爱下,实验田里的玉米长得漂亮又整齐,横看、竖看、对角看,都是一条直线,就像天安门广场前的仪仗队。水利设施也好多了,由原来的漫灌到喷灌再到现在的滴灌。

农科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河南省有三家单位承担滴灌实验,就我们院成功了,这都与老程的仔细观察和悉心指导分不开。在农科院的实验田里,记者看到滴灌的阀门不是安置在一头,而是在地中间,这样水流的速度就好控制了,每一棵玉米苗也就能够喝上适量的水肥了。尽管滴灌技术在农科院实验地极为成功,老程仍是每天下地观察,看看是不是有水管离玉米株远了,某个地方水流过快了,某个滴孔堵住了……

盛夏三伏天气,玉米地就是一个大蒸笼,一点儿风都透不进来,可老程还要带着农技员一头扎进玉米地里不出来。因为玉米纯度越高,杂交优势越明显。为了避免因风力、昆虫等因素带来的外来花粉入侵影响玉米杂交种子的纯度,父本的雄穗刚一抽穗,老程他们就用一种10cm×20cm、隔水不隔光的套袋把每一棵玉米隔离起来,并用回形针固定,以免其他品种的花粉沾染。同样,母本的雌穗刚一抽穗,也会被套上套袋,以保证不被任何花粉侵犯。

套好袋以后,紧接着就是玉米的授粉工作。

每天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老程他们为育种工作不停地在田间穿梭。他们先来到父本的跟前,用手指弹几下雄穗上的套袋,取下父本的花粉,然后护拢着套袋来到母本跟前,探下身子,让草帽的帽檐遮在雌穗上方,防止有其他花粉掉落在花丝上。这时候再取下雌穗上的套袋,把来自父本的套袋里的花粉,抖落在雌穗花丝上,再立即给雌穗套上原来的袋子,继续隔离其他花粉。

套袋、扎袋、采粉、授粉、挂牌、记录,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下来,老程他们的脸上、胳膊上常常被玉米叶子划出道道伤痕,花粉落到脸上、脖颈、身上,汗水一浸,又疼又痒,就这晚上还不能休息,还要继续整理当天的数据。

不少人劝老程,这样的具体工作,交给年轻人干算了,何必自己亲自去干?而他总是说:“育种研究是一项连续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只听汇报、看数字,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干,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心里才有数,才踏实。”

就这样,年复一年,就像老程刻在墙上的话“凡事悉力以赴,总会有人注意的”,经过千挑万选,一棵一棵地选配,一棵一棵地杂交,一株一株地鉴定,一代又一代地繁育,50年的光阴,先后选育出浚单5号、浚单18、浚单20等39个玉米新品种,其中浚单20培育时间长达19年,突破了高产与抗逆育种有效结合的技术瓶颈,实现了黄淮海地区抗高温、干旱、阴雨寡照等气象灾害育种的重大突破。

实现大面积高产,让乡亲们黄面馍管饱

优良的玉米种子培育出来了,可这还不是老程的目标。因为老程永远也忘不了老乡们说的:“你啥时候能让我们黄面馍管饱啊?”因为老程觉得“只有实现大面积高产,育种工作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2004年,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等四部门联合启动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小麦、玉米超高产攻关试验,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探路,老程主动请缨。

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刘寨村是15亩高产攻关试点之一。试点的时候,15亩地里不能出现一株病苗、虫苗、弱苗。除了免费向群众供应浚单20玉米种子和化肥、免费播种、义务技术指导外,老程也是和老搭档刘寨村支书王学洲天天去看。有天夜里,不仅刮起了六七级的大风,还下起了暴雨,在郑州开会的老程坐不住了,连忙给王学洲打电话,问他地里的情况。尽管王学洲说没事,老程仍不放心,连夜从郑州赶回,夜里12点多打着手电去地里查看苗情,直到确定玉米没有倒伏,老程才松了口气。

如今,老程成了农民的大福星,活财神。在老程的指导下,农民改变了过去一炮轰的施肥方法,实行了测土配方氮磷钾分期施肥;改变了过去有虫才治虫的观念,通过杀蛾杀卵,做到了治虫不见虫,达到了苗齐、苗匀、苗壮的目标;改变了过去玉米穗发黄就收(容易籽粒瘪产量低)的习惯,现在,玉米穗发黄10天以后再收,品质好,籽粒饱满,千粒重高,不增加一分投入,一亩就能增产百十斤。农民称赞老程,一粒种子播天下,富了农民千万家。

2005年,老程的育种团队实现了15亩小麦超高产攻关田亩产为655.9公斤,15亩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亩产达1006.85公斤,创世界夏玉米单产高产纪录。15亩超高产攻关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亩产达1662.75公斤,创全国超高产纪录。以后又相继实施了5000亩、1万亩、3万亩、5万亩高产示范方的创建,在全国率先实现万亩连片、一年两熟超吨半粮的目标,为我国整乡、整县建制开展高产创建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样板。

年逾古稀壮心不已,玉米育种永不止休

忙活了这么多年,不少人劝老程:“你早该退休啦,用你的成果和技术,自己干,多挣点钱。”可老程却说:“我天天干的是玉米,想的是玉米,看的是玉米,我一天也离不开玉米,我能有今天的成绩,是组织支持的结果,是专家指导的结果,是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结果。”

为了在有生之年能为国家的育种事业多做贡献,即使已经年逾古稀,老程依然奋斗在玉米育种事业的第一线。

因为老程深知,培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经过上百万株的杂交筛选,成功的概率仅为十二万分之一。在不走任何弯路的情况下,选育出一个省级品种,从设计、选育、鉴定到省级试验结束往往需要12年以上;育出一个“国家级”品种,至少需要15年。所以要搞好育种,光靠吃苦不行,光靠撞运气也不行,必须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而在承担着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五项重大科研任务的同时,老程在不断地学习,不光自己学,也鼓励员工学。

在老程的办公桌上,农民日报、科技资讯等报刊、杂志一字摊开,摆放的整整齐齐。而老程,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看这些报刊杂志。也会上网浏览新闻和育种专家的博客,看见好的,就会让工作人员帮自己打出来,然后细心研读。报刊杂志,老程不仅为自己订,也为员工订。农科院订阅的上百种农业期刊,所保存的资料可以上溯到上世纪60年代,各类报纸、杂志都保存得非常齐全完整。老程说,只要这些书刊中能有一条有用的信息,就没有白订。每当有专家来单位考察结束后,老程都会及时召开会议,让每一名科研人员谈感受、找差距、提思路。

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交流与合作,也成了老程学习和汲取前沿科技信息的平台。一次,一位外地专家来农科院考察,提到单倍体技术应用到玉米自交系的选育上,稳定快、效果好、优势明显。老程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查资料,看文献,迅速把单倍体技术运用到了自己的育种实践中。

50年,老程由热血少年变成了满头白发的老人,由原来默默无闻的农技人员成了传遍大江南北、扬名国际的育种专家,可他却从来没有改变自己,始终紧守着自己“一辈子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扎根一个地方,一辈子只干一件事”的选择。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愿意坚守育种岗位一辈子

在和玉米打交道的半个世纪里,老程不是没有机会走出自己的玉米地。

上世纪80年代,浚县人民政府换届,组织上将副县长的橄榄枝投给了他,不满39岁的老程主动跑到县委以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婉拒了。

省直一家科研院所调他去工作,他婉言谢绝;上级党委计划派他到市里一家科研单位任职,他找到组织说:“我喜爱育种事业,我更愿意在育种岗位上干一辈子。”

2011年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开展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省里和市里要推荐老程,他知道后马上去汇报,表示自己不愿参与,原因一是自己离这项荣誉还有差距;二是浚单20正在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实在是抽不出时间。

因为玉米,老程失去了很多。父母去世,他不能送终;女儿生病,因为不在身边,导致女儿落下“小儿麻痹”,终生残疾;妻子病危,因为在甘肃制种,最终没能赶回家见妻子最后一面。欲哭无泪、伤心愧疚的老程只能到实验田里对着一株株玉米哭得昏天暗地。

可是因为玉米,老程也收获了很多。他主持承担的国家星火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和河南省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先后选育出浚单20、浚单29等12个国家和省审定品种,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他带出来的育种团队严谨认真,能吃苦,敢攻关,对老程更是充满了父亲般的感激。5月份西北育种基地打来电话:“出大事了,玉米高低不齐,有杂株。”接到电话的育种团队比老程还着急,一边觉得不可能,向西北核实情况,一边琢磨原因,怕老程担心,一直到问清楚情况以后才向老程汇报。原来4月份张掖下大雪,导致出苗不整齐,而今年派去育种的同志刚接手工作,情况不熟悉,才有了这一场虚惊。

“小儿麻痹”的女儿不记恨父亲,而是和父亲一样,走上了玉米育种之路,成为育种团队的一名骨干成员。

常年跟着老程的王希保退休后没有回家含饴弄孙,除了负责编写《鹤壁市农科院发展史》,还要为老程编写一本传记。

2011年1月22日,温家宝总理到鹤壁市农科院视察后,嘴里一直念叨着两个忘不掉:第一老程忘不掉,第二“浚单”忘不掉。

国家和河南省、鹤壁市对老程的育种工作给予支持帮助,浚县农科所升格成为鹤壁市农科院、成为财政全供事业单位。

2011年6月8日,投资300万元的河南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分子育种基地揭牌仪式在鹤壁市农科院举行,成为老程和他的团队进行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一个平台,在育种时间上,跟国外育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河南省农业厅支持1000万元建立的海南玉米育种基地,已经成了新的示范标杆,吸引着农业部、科技部及许多省市的参观考察。投资2300万元的综合科研大楼已经投入使用。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