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新闻资讯 >>时事新闻 >> 热点新闻 >>正文
进城,中国每天消失80个自然村
2012-11-19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 李晓明

苍翠的树林,斑驳的村舍,荒芜的农田……秋风中的山村显得格外安静。只是,安静得似乎过了头,不闻鸡犬之声,甚至见不到一个村民。在赣西北小城安义县群山之中,这样的场景并不少见。

 

安义县境内多山,有“五山一水三分田”之说。散布在群山之中的村庄也大多有百年以上,甚至上千年的历史。然而,晨报记者近日在安义县探访后发现,在城市化浪潮的冲击下,村民一个个走出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不再回头。原本世外桃源般的山村,几乎成了无人之境。

 

此前,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援引官方公布的数字说,过去十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天消失80100个村落”,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一个老人和一条狗、两只鸡作伴

 

他的两个儿子也走了,只有他不愿离开世代居住的村子,坚持留了下来。

 

从安义县城往北,沿着山路行驶约30公里,在一片片青黄相间的树林之中,几间黄墙红瓦的房屋映入人们的眼帘——这里就是新民乡南坑村所在地。

 

村口有一座破败的房屋,屋顶腐烂不堪,屋内长满了杂草。房子也许住过人,但现在已经荒废。再往村里走,不时可以邂逅一栋栋砖墙或者木制的房屋,还有的是两层高的蓝墙红瓦的小洋楼,然而这些房子无一例外都是空无一人。萧瑟的秋风中,这里更多了一层寒意。

 

村里的人到哪里去了?终于,在山坡上的一小块菜地上,记者见到了正在锄草的村民钟兆武。他的回答让人震惊——这个村子只剩下了他一个人。64岁的钟兆武头发已经花白,他一直生活在这个村子里。关于南坑村,他感情甚深。“村子始建于清朝末年,距今已经一百多年历史,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传到我这一代已经是第十一代。”钟兆武谈起南坑村的历史如数家珍,他说,清朝末年兵荒马乱,一户钟姓人家从浙江丽水躲避战乱来到这里,见此处山清水秀,便安顿下来,此后便发展成了南坑村。

 

南坑村有过辉煌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村里靠销售木材成为县里最富裕的村子。但随着国家禁止滥砍滥伐树木,财路被阻断之后,村民只得依靠土里刨食,但山里的土地实在少得可怜,平均每户人家还不到两分地,一家人的生计都成为问题。无奈之下,村里人开始外出打工。

 

在钟兆武的记忆中,村里先后出现两次较大规模的外出打工潮。上世纪90年代末,村里的年轻人开始出去打工,后来四五十岁的人也跟着出去了,这样原本一百多人的村子走掉了几乎一半人家。到了2006年第二波打工潮来临时,又走了将近一半的村民,其中包括钟兆武的两个儿子。钟兆武不愿离开世代居住的村子,坚持留了下来。

 

2010年年底,随着村支书钟兆柳一家搬到县城,南坑村只剩下钟兆武一位村民,还有他养的一条狗和两只鸡。

 

11个自然村每个平均不足8

 

走在村里,随处可见废弃的房屋,村庄正被萧条所吞噬。

 

南坑村并不是唯一的“空心村”,在安义县,不少村庄面临着村民流失而颓败的困境。

 

距南坑村仅有3公里的观坪村是另一个“空心村”。记者走访时发现,村里原本56户村民,现在只有3户有人,而且都是些六七十岁的老人。“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孩子也带出去了,就剩下几个老得走不动的还呆在村子里。”留守老人戴文告诉记者,村里那些空着的房屋很多已经空了好几年,甚至十多年没人住过了,老房子年久失修,渐渐腐坏。

 

戴文说,村里现在只有7个老人,最小的有64岁,最大的有80多岁。老人们年老多病,也做不了活,就像无人照料的老房子一样,慢慢地被岁月腐朽。走在村子里,随处可见的是废弃的房屋,就是少见村民的身影,曾经生机盎然的村庄,正被一种萧条所吞噬。

 

曾参加过村庄人口调查的合水村村主任帅伟绅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合水行政村有居民816人,下辖六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现在常住人口不足80人,平均每个自然村不足8个人。其中,观坪自然村有56户村民,在家的只有37人;老基村30多户村民,现在只有12人;南坑村只有一户1人居住……

 

“这些村子立村大多有一二百年的历史,随着打工人员的增多,迅速成为空心村。”让帅伟绅忧虑的是,在全县10个乡镇中都存在“空心村”现象,有些地方甚至更严重。有些村庄已经整体荒废,成为无人村。

 

(本文转载时略有文字删改)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