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表示: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源于20世纪50年代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而在制定这个政策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50岁左右。当时人均寿命只有50左右,退休年龄是60岁?人死了,钱没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在答复网友提问时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应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这一表态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是不是会造成续人死了 钱没领?!!
退休年龄推迟是否合算?其实,不论今后是否延长退休年龄对个人而言,我们最关心的还是,一旦推迟退休年龄,自身的利益会受到多大的影响。
医保政策偏向退休族
如果50岁以上人群身体不是很好,那么实行晚退休政策对他们很不利;如果某些患有慢性病群体,实行晚退休政策对他们更加不利。因为我国目前的医保政策是偏向退休人群的。
以上海为例,退休人员在二级医院看门急诊,自负比例为15%,年龄小几岁的在职职工的自负比例为20%。住院方面,已退休人员起付线标准为700元,年龄小几岁的在职职工起付线标准为1500元。
对于一些身体状况不好的“准退休族”职工来说,早退休就可以降低医药费开支,这笔费用也是需要衡量的。如果个人身体状况不好寿命。也许真的是人死了,钱还没领。
因地制宜退休也许是个出路
理性地看,不论是现在遵照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执行的退休年龄政策,还是将来要统一延迟退休年龄,其实都属于“一刀切”政策。
就像网上赞同或反对推迟退休年龄的声音一样,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职业技能、心理素质甚至家庭情况都不同,最好还是有一整套细分的、可选择的退休年龄制度,在一定的可操作范围内,供劳动者自由选择退休的实际年龄。
上海劳保方面就曾在2009年表示,上海将采取的政策就是“柔性退休”。在柔性延长领取养老金问题上,政府将出台指导文件,但这并不是强制的,只是对一些需要的人,需要的单位提供了帮助。“柔性延长”后,三类人群即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只要身体健康,工作需要,就可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过与单位协商同意,就可以延续他的工作寿命。
而如果经济、身体方面有困难的职工,就可以较早退休,真正起到社会保障弱势群体的作用。即便这部分人群的退休工资不够用,他们自己再出去找点零活补贴家用,相比全职上班要自由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