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整合,服务前移,群众办事更方便,社会管理创新的优越感越来越强!眉县槐芽镇成立了全市首个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中心的“两厅两室”(公共服务大厅、社会管理大厅和办公室、信息档案室)将县镇所提供的医保、就业、计生、社会救助、惠农经办、残疾人服务和证卡服务等集中到公共服务大厅,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安建设宣传、社会治安管理、和法律政策咨询等集中到社会管理大厅,实行一个窗口服务、一个平台受理、一个流程调解、一个机制监督的“四个一”工作模式,既方便群众就近办事,又有效实现管理联动、问题联治和平安联创,受到群众的称赞。
近年来,该县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幸福民生的着力点,突出服务理念,狠抓基础建设,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服务群众的新路子,着力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整合资源,搭建便民服务新平台
眉县针对镇一级政府直接面对群众、人少事杂的现状,积极整合面向群众的各类资源,率先在全市推进镇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搭建了政府服务群众的新平台。按照“集中办公一体化运作,接待群众一条龙服务,便民利民一站式办结、解决问题一竿子到底”的思路,将乡镇综治、司法、民政、教育、劳动、计生、工商、税务、财政、土管、妇联、残联等10多个机构,整合纳入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打破过去资源分散、各自为政的体制壁垒,既降低了行政成本,又实现了服务群众的效益最大化。突出人性化原则,将过去多个机构承担的惠民政策落实、宅基地申请、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养老保险、矛盾纠纷化解等服务职能,统一集中到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办理,实行全天候办公,使群众进一个门能办一串事,有效改变了过去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状况,让基层干部成为群众的“客户服务员”,更好服务农村发展。
目前,眉县的镇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已呈燎原之势,继槐芽镇之后金渠镇、常兴镇的服务中心也即将投用运行。
积极探索,建立集约服务新模式
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现了现有资源整合,搭建便民服务新平台,那么怎样运行,才能发挥好这个新平台,为人民群众更好的服务?
该县准确把握基层社会管理的新特点,突出服务为先,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立“1211”工作模式。在镇上建立1个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下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2个大厅统领综治维稳和公共服务2个中心;下派1个驻镇法律服务组,县级政法部门副职领导担任组长,抽调公、检、法、司1名干警为成员;在各村(社区)设立1个村(社区)群众工作站,负责管理综治维稳工作站和公共服务工作站,实行“柜台式”服务,加快乡镇综治维稳中心向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转型,形成了镇村两级服务群众的新架构。推行“一个窗口服务、一个平台受理、一个流程调解、一个机制监督”的“四个一”服务机制,对镇域范围内所有管理服务工作由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对外承担,具体工作由中心独立平台分类受理,矛盾纠纷按照统一流程办理,工作人员绩效由中心统一考核评价,有效提升了便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县镇协作联动。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需要县级职能部门配合解决的,由镇上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情况,涉及部门及时到达现场予以协调解决,并将部门工作配合情况纳入年终综合考核,实现了县镇矛盾纠纷联合调解、重点工作配合联动的良好局面。
槐芽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唐建宏告诉笔者,一村民骑着摩托车被一只狗追咬,回头看时意外撞上一名妇女,致其受伤。这名妇女到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反映,要求摩托车司机巨额赔款。调解员便按照既定的调解流程,核实调查,与同法律援助组“会诊”,拿出了最佳处理方案。通过做工作,最终摩托车司机向被撞妇女赔偿了合理的医疗费,双方满意而归。
近日,笔者在槐芽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看:到公共服务大厅咨询办事的人越来越多了,而对面的社会管理大厅则门可罗雀,闹矛盾“告状”的越来越少了。群众深有感触地说,只要政府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拿在手上,真心为群众办事,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大纠纷小矛盾就会越来越少,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据了解,全县镇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以来,累计为群众办理各类服务事项1800多件,处理矛盾纠纷160多件,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强化保障,提升社会管理新成效
槐芽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中心的成立运行为社会管理创新探索了一条创新之路。按照有阵地、有牌子、有章子、有人员“四有”标准实施镇村社会管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县财政按照先建后补的原则,给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给予补助,并每年拨付3-5万元工作经费,保障中心工作顺利开展。目前,全县共投资530万元,建成镇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3个,村级群众工作站45个。
县政法委的同志介绍说,为了提升社会管理新成效,一方面配强了干部。明确由镇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分别担任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村群众工作站负责人,抽调各站所办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骨干力量长驻中心,强化干部力量。同时,从信访维稳、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一线选拔使用干部10名,激发调动了各级干部为民服务的热情。另一方面严格考核。将镇村社会管理服务阵地建设、硬件建设、人员设置、运行效果等方面情况,纳入镇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范围,与业绩评定、职务晋升、考核奖惩相挂钩,让基层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促进了全县社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据了解,今年以来,县赴省上访批次同比下降63.6%,未发生一起越级非正常访。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如不改革或将崩溃
钓鱼岛之后 中韩苏岩礁争议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