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农村金融 >>农村动态 >> 渔业动态 >>正文
青岛市养出美国极品三文鱼
2012-11-27
    “以前吃的都是进口的冰冻三文鱼,如今市民可以品尝到新鲜的三文鱼,品质与国外无异,价格却更为亲民。”近日,在青岛胶南市大场镇三文鱼工厂化养殖车间内,车间潘主任指着池子中长达五六十厘米的三文鱼告诉记者,从2010年3月起,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王波教授支持下,他们成功完成了对引进鱼卵的室内培养和盐度驯化,原本生活在淡水水域的三文鱼如今已在青岛的“海洋牧场”中成功安家,并具有百万条的养殖规模,丰富了青岛市民的餐桌。

  两年间,10万鱼卵变百万成鱼

  “我们选择的鱼为美国研究选育的杂交新品种,更易于海水驯化。”11月24日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王波教授向记者讲述了素有“极品三文鱼”之称的美国斑点鳟鲑成功引入的过程。

  “第一批鱼卵共有10万枚,是2010年3月12日从美国引进的,当时在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的鳌山国家苗种繁育基地进行培养。”王波说,经过精心孵化培育,这批卵培育出了近九万尾鱼苗 。“通过室内培养和盐度驯化,使得原本生活在淡水水域的三文鱼能够在海水中生长。”王波说。

  “斑点鳟鲑是鲑科鱼中的优质品种,这种鱼孵出三个月可长到10厘米,能完全适应海水生活。”据介绍,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两年左右就能长到5公斤。参与该项目的青岛福卡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刘学政告诉记者,自从引入之后,他们在胶南市大场镇忠海水产有限公司进行试验养殖,“经过两年的时间,现在不仅是青岛,烟台、日照等很多公司也找我们合作,如今已有100万条的规模了”。

  车间里,循环海水24小时伺候

  引来的“贵客”是如何在青岛扎根落户的呢?24日 ,记者在胶南市大场镇忠海水产有限公司的养殖车间内看到,车间的两侧平均分布着多个面积相同的鱼池,每个池内都有长达五六十厘米的三文鱼成群地游来游去,而池壁上则规整地安装着水管。

  “这里的水用的都是抽取的地下海水,24小时循环利用。”养殖车间的潘主任告诉记者,每个池子都有一个进水口,池子外侧有一个竹筒制的排水口,“我们还给每个鱼池配有气管,三文鱼对溶解氧的需求比较高,我们设立专门的气泵来给它提供氧气”。养殖车间的潘主任告诉记者。

  “每个池子保持在200条鱼左右。”潘主任介绍,三文鱼对生长环境要求得比较高,生存温度要保持在0℃~22℃之间,而且特别爱干净,基本三天就要清洗一遍,“水质清洁、温度适宜、氧气供应充足,三文鱼生长得就快,现在这些鱼应该有三到五斤,已经可以销售了”。

  摸习性,存活率已达八成以上

  “现在对三文鱼的习性我们都熟悉了,存活率在80%以上,但是刚开始试点养殖的时候不太成功。”潘主任说,养三文鱼要熟悉它的习性,不然很难保证高的存活率,“第一次试验时,我们只试养了1000条,由于不熟悉它的习性,在技术操作上也存在问题,导致一半三文鱼死亡。”潘主任告诉记者,此前公司养殖大菱鲆,虽然也是低温鱼类,但在习性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大菱鲆比较温顺,而三文鱼比较凶猛,只要听到有动静就会使劲游泳,容易受伤。”潘主任说,以往用普通的鱼网来捞鱼,网一碰到三文鱼,它就会拼命挣扎,容易碰到网格和网壁导致受伤,“后来我们专门买了特质的捕捞网”。

  第一次试养虽然只存活了一半,但在潘主任眼中,国外的三文鱼能够在胶南生长,这本身就已经成功了。“经过一个月的养殖,我们紧接着拉来3万多条鱼,使得三文鱼的养殖在山东半岛地区得到不断推广。”潘主任说。

  而为了降低高昂的养殖成本,从2011年起,该公司还进行了海水网箱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这是国内首次在近海海域用网箱养殖三文鱼。”潘主任介绍,在夏天温度过高时,将三文鱼放到工厂化养殖的车间里养殖。“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的6月份我们都会将它们运到积米崖港口进行网箱养殖。”潘主任说,积米崖的海水条件比较适宜三文鱼的生长,节省了不少成本,“生长情况不错”。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