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老金问题一直是近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图/东方IC
本报讯(记者张然)昨天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发布式上,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表示,要积极探索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双轨制所导致的待遇差距过大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高度重视和采取必要措施解决的时候了。
“目前社会上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养老金待遇方面,由于双轨制所导致的待遇差距过大问题,这个已经成为近年来人大、政协两会之前和期间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金维刚认为,“这个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要高度重视和采取必要措施解决的时候了,不能再拖下去了。”
金维刚指出,要积极探索和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特别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五省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这个试点方案在2008年的时候国务院已经出台,五个省市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出台正式实施方案,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改革历史上是罕见的,也反映了这个问题难度很大。
“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有办法解决的,办法总比问题多。”金维刚说,“我觉得需要通过采取相应的一些政策措施推动地方在这方面的试点,逐步实行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双轨制导致的养老金待遇上社会不公平问题。”
■焦点问题
回顾2012年,先是年初“您最关心的十大热点问题两会调查”中“社会保障”以245211票连续三年居网民关注度首位,随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养老金缺口、延迟退休年龄及养老金双轨制等相关问题引发了业界、学界、公众与媒体普遍热议。本报就这些热点问题对话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和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实验室执行专家高庆波。
|
“双向归因”,才能更好地寻绎事件的上下文,从而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
无论远或是近,这样的消息都让人心痛。美国发生校园枪击事件,20个孩子和8名成人遇难;河南光山县的校园伤害事件中,22个孩子被砍伤。
尽管事实还不够清晰,但这两起事件都是极端心理刺激之下的反社会伤害行为。从媒体报道看来,美国的惨案制造者,饱受人格障碍困扰;而河南的施暴者,则有20年癫痫病史,并逐渐呈现暴力倾向。
正如现代犯罪学之父龙勃罗梭所言,导致犯罪发生的原因很多,绝不能“以其中一个原因代替所有原因”。在审视具体个案时,既需要有“内归因”:犯罪者的人格、动机、情绪等;也需有“外归因”,即事件的社会背景。
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归因,我们可撇开不论。需要思考的是,河南的校园伤害案中,为何300多个孩子生活其中的校园无人看守?为何有社会危害的疑似精神病人能“经常出去乱跑”?而当地拒绝采访、封锁消息甚至是教育局人员在办公室玩游戏、有关领导质疑记者“讨论这有啥意义”,都折射出这起恶性事件背后的必然。
22个受伤的孩子,暴露社会管理盲点。而每一个盲点,都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陷阱。消除这些盲点,需要更为精细、科学的管理方法,也需要更负责任的态度。
社会归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一切推给社会,那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偏颇。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存在,这不是随人的意愿可以改变的。
过度的社会归因,会让更多人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社会。归因的“折扣原则”是,存在多个原因时,单个原因与结果的逻辑联系会被弱化。反过来说,弱化某些原因,必然强化其他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示范效应,给恶性犯罪以“逼上梁山”的心理错觉。
“双向归因”,才能更好地寻绎事件的上下文,从而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既需从大处着眼,形成更完善的社会风险防范体系。也需从中观着手,扩大社会工作者队伍,排查与疏导心理问题、进行精神卫生启蒙。更需在小处落实,看看身边是否有情绪或精神异常者,需要更多善意的帮助和微笑。只有这样,才能在每个人的心理完善中,提升社会文明的程度。
心香一瓣,祈福孩子们,这些世上最娇艳的花朵。唯愿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中,12月14日,网友命名的“世界儿童悲伤日”,不再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