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村官动态 >>村官动态 >> 好村官 >>正文
东庙乡的好村官韦凤麦
2012-2-20 来源:河池日报
      早就听说,东庙乡有位女村官叫韦凤麦,为山区群众办了许多好事。我们决定去看看。
     2011年 11月15日,我们驱车从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城出发,前往东庙乡。虽说路途不远,但沿途在修路,花了不少时间。到了乡政府,稍作休息,我们继续向几公里外的韦凤麦家进发。
     崎岖的山路,诸多的山坳,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目的地——地同村弄蜂屯,韦凤麦的家就在这里。正值傍晚时分,车还没停下,就传来一阵爽朗欢笑声。这就是韦凤麦,一个农村党员给我们最初的印象。
     2007年,因为热心肠、能干事、群众基础好,41岁的韦凤麦被推上了地同村村委副主任的位置。
      地同村与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交界,全村38个队2600多人,瑶族同胞占全村人口的70%以上。
     上任伊始,望着眼前山连着山,弄接着弄,山地瓢一块碗一块……一向开朗豁达的韦凤麦,开始有了不眠之夜。因为,乡亲们在等待,等待她改变他们的命运。
     行路难,一直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绊脚石。韦凤麦决定从修路入手。
     去年以来,韦凤麦多次召集弄苏、弄蜂等10多个自然屯的村民开会,认真细致把“一事一议”的做法、好处等,向瑶胞们传达,让他们深刻领会 ”一事一议”精神。很快,瑶胞们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他们立刻行动起来,纷纷出工、出力、出资,购买水泥等筑路物资,开始对通屯道路进行硬化。
     有的村户无钱购买水泥,韦凤麦就自己垫付。在修路过程中,韦凤麦先后给村民垫资40000多元。在韦凤麦带动下,目前,小明、弄蜂、弄苏、弄拉和弄依等5条屯级道路完成了硬化,里程达1100米,解决了500多人的行路难;弄江、上木、弄团、弄竹和弄堂等里程达4400米的5条屯级道路已铺了砂石。
     村民韦吉颂说:“过去,每年春种,为把农家肥挑到地里,累死累活,既误工又误事。现在好了,路通了,解决了生产的大问题。”
     地同村山高路远,饮水难一直困扰着这里的群众。尤其到了旱季,更是“滴水贵如油”,村民只能到三、四公里外的雅龙乡挑水做饭。
     修建家庭水柜解决饮水问题,韦凤麦在盘算着。可是,大笔资金从哪里来?贫困的瑶胞显然无法解决。这时,韦凤麦想到了“一事一议”。韦凤麦组织村民召开代表大会,最后决定通过采取“以资代劳”的办法,由韦凤麦出面协调解决砂石运输问题,村民三五户为一组联户,工程费用按村民家人口进行分摊。经过半年多努力,6个家庭水柜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解决了弄依、弄竹、弄堂等自然屯600多人的饮水难题。加上以前建成的近20个水柜,目前地同村大部分群众已解决了饮水难。
     群众的生产生活,离不开电。可是,偏远、零星的地同村山区因为电压原因,晚上多数电灯暗淡,影响正常生活,更谈不上碾米等加工。韦凤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此,她多次奔忙于大化与都安之间,反复向供电部门求助,2008年地同村搭上了农网改造的便车。
     为全力投入农网改造工作,在最繁忙的时候,韦凤麦把在外打工的丈夫叫回家照顾家人。虽然少了一份收入,但丈夫毫无怨言,默默支持妻子的工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弄竹、弄堂、小明等12个自然屯的280多农户1400多人,用上了明亮的电灯,彩电、冰箱等家电进入了家门,生产用电也得到有效解决。
     如今的地同村,许多地方路好、灯亮、水方便。近两年来,弄蜂、弄边、弄含等屯的青年,把南宁、深圳、海南等地的姑娘娶进了门,讨来了“洋媳妇”。
     说起地同村的变化,韦凤麦笑着说:“看见乡亲们过着苦日子,我心急;看到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快乐!不过,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做呢。”
    心怀众乡亲,这就是韦凤麦,一个心胸坦坦荡荡的最基层农村妇女干部的心声。(记者 梁 煜 通讯员 韦炳旺 蓝艳恒)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