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村官动态 >>村官动态 >> 合格村长 >>正文
白洋箐的好村长——记寻甸县鸡街乡古城村共产党员张兴富
2012-2-22 新农村网

·中共寻甸县委组织部
    

          白洋箐是寻甸县鸡街乡古城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全村22户100人,其中白彝族19户85人,汉族3户15人,属典型的彝汉杂居村。1996年4月通过投票,张兴富当选为这个小村的村长。10多年来,他模范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使当地群众、特别是白彝族群众逐步从封闭愚昧的传统习俗中走出来,踏上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他以自己出色的工作,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一个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多方协调,为白洋箐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农村税费改革前,由于贫穷等原因,白洋箐的提留几年收不起来,群众会多年无法组织召开,干群关系一度紧张。张兴富上任后,每年上交提留,他就用自己的烤烟款为群众垫付,群众什么时候方便了,就什么时候还他。一方面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还缓解了群众与乡村干部之间的矛盾。上级各部门下村到白洋箐来,需要找他谈话,不论是在田地里干活或是在吃饭,他总是随喊随到,认真配合。在他不断协调努力下,县扶贫办在村里修建了水泥石桥和防洪河堤;把世代居住在大山上的老白洋箐居民搬迁到政府无偿提供的砖木平房里;还为白洋箐架通了自来水;还从乡政府申请到每年安排两个外出务工人员的名额。
像家长关心子女那样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里、山箐里的白彝族群众由于传统中的一些落后因素,使得他们在对外交往、生产生活方面存在一些外人无法理喻的特殊困难,凭自身根本无力解决,但这些困难都被张兴富一一妥善处理。
每年的救济粮他自己带头一颗不要,并动员其他汉族群众让救济粮给白彝族群众。考虑到群众称救济粮找人不方便,他就赶着自家的马车到乡上统一称来再分给群众,老白洋箐的周绍发扭伤了脚未去领供应,是张兴富给他扛上山来的。
     刑满释放人员回来赶不上分土地,生计相当成问题,他就找林业站、村委会和土管所及时协调,稳定了他们的情绪;老白洋箐有几户因平时好吃懒做被邻村人家以欠账为借口骗去了土地影响了生活的人,是他不顾别人的忌恨以集体名义帮助收回。
     白彝族群众不重视积累,每年春耕时手头空空,一点办法都没有,是他出面找乡党委政府、农科站和熟人,左磨右磨帮助群众赊购来子种、化肥、地膜,借来生产垫本。任村长以来,张兴富年年如此,赊借的钱款总是由他想办法还了,群众什么时候方便了,再打本还他。
     烤烟收购时,总有一些烟贩子钻群众不懂行情的空子,但张兴富让群众管好自己的烟,条件合适了就带领全村烟农一次或两次将烤烟交售给烟站。
     张兴富无偿无私地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困难群众一年的生产能按时进行,也就保证了群众不至于讨饭挨饿,在白洋箐这个地方把它说成“救民于水火”显然不为过。他就像一个称职的家长,总能使大家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发展山村经济的带头人
    白彝族群众以粮食种植为主,耕作粗泛,经营意识淡薄,经济上较为困难。张兴富则粮食、板栗、烤烟、鸡猪牛羊全面开花,每年单烤烟一项收入都在1.5万元以上,是远近知名的勤劳致富能手。白洋箐的白彝族群众先是陆续跟着他栽烟,之后学他科学栽种、烘烤、交售,并从中偿到了甜头。张兴富上任前,白洋箐22户年平均产值不到1000元,现在已增至5000元左右。
      由于张兴富同志工作出色,去年他又被乡党委聘为村林管员。问及今后的打算,张兴富表示将抓住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机遇,解放思想,扎实工作,在村小学的建设和村道路建设上再努一把力,在栽烤烟和养牲口上多下工夫,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带领村民早日富裕起来。
      如今,白洋箐的白彝族群众思想开放,与汉族群众和谐相处,干群关系密切,经济在发展,条件在改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张兴富朴实的工作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一个农村共产党员的风采,让全村群众体会到了共产党员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从他身上,人们看到了白洋箐光明的未来。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