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次党代会首次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总体战略部署,引领四川走科学发展之路,必将对四川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先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取得的有益经验和成果,能够为各地提供借鉴,带来启迪。今日起,本报将连续三天刊登“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成都调查”,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梁现瑞
启动“还权赋能”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破解“三农”难题
6月,双向10车道的红星路南延线正由北向南,朝着双流县兴隆镇瓦窑村靠近。这条路是天府新区的骨干交通工程之一,它将瓦窑村再次带上发展的前台。
2008年,瓦窑村在成都市率先开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份《瓦窑村一组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户主大会的决议》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文稿载入史册,而现实中的瓦窑早已今非昔比。
拿村民龚华贵来说,5年前,他是当地普通农民,全家三口住着破旧的瓦房,经营着4亩多土地,全家年纯收入不过两三千元。
再看眼下——住房,一套116平方米的新房;出行,一辆崭新的哈飞轿车;收入,自己带队做装修,妻子在华阳酒店上班,女儿在浙江工作,三人月入上万;环境,小区田园诗驿内,医院、学校、公园、运动场一应俱全……
瓦窑村村支书唐朝华告诉记者,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0528元,是2007年的两倍,80%的村民实现了集中居住。
不止是瓦窑村。2011年,成都市农民人均纯收入9895元,比2007年增长75%。农民富了,其中很多农民从土地上离开,成了市民,但是留给农业和农村的,并非一张凋敝的面孔。
2008年1月,成都市启动以“还权赋能”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指向统筹城乡改革的核心——农村财产权。截至2011年,全市累计发放各类产权证和股权证820多万本,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完成。
赋予农村产权应有的权能,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创造了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土地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11年底,成都市耕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26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1.9%,全市标准化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到243个,已通车的高速公路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多为省内自用路。铁路也大体是这个格局。那时,四川在整个全国路网格局中处于西部的“终端”。
2011年调整后的规划图,已经变成了一张密集的“蜘蛛网”。进出川的高速公路通道达33条,特别是西向、西北向打破了“留白”。成都规划了16条引入线和3条环线,21个地级市形成了“十”型射线,相互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这张高速公路“蜘蛛网”,覆盖了全省98%的人口和98%的地区经济总量。
从“西部终端”到“西部中枢”的跨越背后,是由“盆地意识”向“开放意识”的跨越。
截至目前,全省综合交通网总里程约30.5万公里,形成包括7条铁路、9条高速公路和1条水运航道的17条进出川大通道;
2011年,全省公路水运交通建设投资突破1000亿元,跃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
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跃居全国第一,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537公里,在全国排位跃升至第二;
集装箱吞吐能力由2007年的5万标箱大幅提升到100万标箱,建成和在建规模达233万标箱;
2011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实现历史性跨越,位居全国第四。
四川的交通发生了历史性突破,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主体骨架正在形成,困扰四川人民千年的“蜀道难”正在变成“蜀道通”。
“四川是西部的四川、中国的四川、面向世界的四川!”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北向连接我国大西北,沟通中亚和欧洲;南向连通“珠三角”、北部湾出海口,连接东南亚和东盟地区;西向形成入藏主通道,将来从拉萨再向南、向西延伸至南亚次大陆,通往印度洋出海口;东向进一步畅通到中部和“长三角”的大通道。
“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定位,使四川在战略布局上科学取势,推动重塑四川“经济版图”。
兴水利:再造一个都江堰
5月29日,在通江县二郎庙水库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水库施工现场,大坝填筑料车来往穿梭;远处的山间,为修水渠开挖的平台已经清晰可见。“渠系配套与枢纽工程同步实施,这是不多见的。通江人民已经等不及了!”二郎庙水库建设管理局负责人苟旭说。
2008年底开建的二郎庙水库工程,是水利部、四川省联手实施的“千日奋战”重大项目,总库容126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0.05万亩,主要解决农田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问题。
通江县水务局局长杨永超告诉记者,“饮水难”是通江县城人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只能靠兴建水源工程来解决。近年来,中央和省里对水利事业空前重视,从2006年到2011年,中央、省级财政到位的资金就有11亿元,二郎庙水库工程等一批中型、大型水利工程才得以快速实施。
与四川“千河之省”的美誉极不相称,四川的水利欠账一度非常突出。骨干工程不足,大中型水库少,渠系配套建设滞后,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不到一半,一半以上的市州年年“喊渴”。
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状态,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核心目标,在全省建成一批实现全域灌溉的市、县和乡镇,抓紧建设一批既解决当前急需又关系长远发展的水利项目,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推动四川水利在工程建设上、水利抗灾减灾上、水资源利用方式上、水利建设体制机制上实现根本性突破。
四川的水利建设已经迎来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期。2011年7月中央首次召开水利工作会议,把水利工作摆在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水利部两次与四川省签署《加快四川水利发展与改革合作备忘录》。
为保障大规模水利建设资金需求,四川省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投入政策,并明确规定,按不少于土地出让收益10%的比例计提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其中省级统筹30%;有重点防洪任务和水资源短缺的城市,要从城市建设维护税中划出20%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源工程建设。
2012年,全省水利投资累计达到982亿元(含灾后重建216亿元),相当于1949年至2007年投资的2倍。
大投入必然推动大发展。亭子口、武引灌区二期等灌溉面积300万亩以上的重大水利工程已经开工,数十个大中型水利工程正在兴建。到今年年底,四川将建设大中型水利工程59处,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49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95万亩,解决2080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在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幅现代田园美景:一座座蓄水池、堰塘波光潋滟,清水通过一条条渠道哗啦啦地流进田间。村民们正挥锄铲土修渠道、整理农田。广安区水务局水利股股长蒋秋告诉记者,“小农水”正是着眼于解决农田水利这“最后一公里”问题。
“我们这儿以前要到下面的渠江里提水,可麻烦了。小农水(小型农田水利)修了好多塘塘、渠道,水直接流到了田里。”大龙乡锅巴村的村民邓学仁高兴地说,“现在产量比以前高多了,蔬菜收入近2万元。”
20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至今仍灌溉着成都平原的万顷良田,是四川人民的骄傲。待到2015年“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宏图变为现实,四川将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建成10个全域灌溉试点市、县,水利防御抗洪和干旱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并将全面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科技”蓄势:创新引领未来
现阶段,四川经济发展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其投资规模已跻身全国投资大省行列,推动了重大生产能力的形成和布局取得突破,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投资的拉动作用正在减弱,未来四川快速发展的后劲在哪?四川省委提出,“科技创新是首要动力,要在四川省跨越发展中充分发挥支撑引领作用。”
四川的科技和人才资源十分丰富,2010年被列入西部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但是,长期以来科技成果多、转化少。科技成果不能和产业发展对接,就发挥不了引领未来的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四川省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省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
11年前濒临破产的利尔化学公司,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强大科研实力的支持下,成功研发出氯代吡啶类除草剂系列产品,一跃成为我国杂环类农药领域的“龙头老大”。这个传奇故事就发生在绵阳科技城。
科技实力雄厚、科技人才众多是绵阳科技城的特点。如何将这些资源盘活,将资源变成资本?绵阳采取以“企业主体,技术转移创新创业服务、创业投资、孵化器经营一体化”为特色的新型军转民技术转移模式,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军民两用技术输出和成果转化基地,搭建起创新型技术转移产业化发展平台。
“十二五”时期,四川省计划启动15个成果转化专项、实施1500项成果转化项目,带动实现1.2万亿元以上产值。目前,已启动300多个项目。通过成果转化,带动高新技术产业连续保持30%以上的增速,将成为四川省工业发展的新引擎。
走进位于成都双流物联网产业园的千嘉科技有限公司,一个个特殊的气表、水表、电表和阀门映入眼帘。总工程师徐水明向记者讲解了直读式远程燃气表,“通过远程读表,一个小区上千户用户的抄表工作可以片刻完成。”依托成都千嘉科技有限公司,园区还成立了成都千嘉物联网技术研究院,着力培育物联网城市水电气传感网系统集成和行业方案解决企业。
目前,双流已经成为我国无锡之外的第二大物联网产业基地。从2010年起,县财政每年投入2亿元扶持产业发展。根据双流县制定的全国首个县级行政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双流县物联网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双流县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培育物联网企业200家。
“目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信息网络、生物医药、先进制造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科技领域,具有很明确的产业化前景。四川必须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把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品和产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心任务,使科技创新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器’。”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彭宇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