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种的水稻品种与其他种的没有什么不同,但由于采用机械化操作,其效益是普通种植户的两倍!”6月19日,巴南区二圣镇中坪村上湾社村民刘昌元,对今年的水稻丰收充满了信心。
“我家有7口人,都参与农业生产。”刘昌元介绍,经过几年的土地流转承包,他的家庭农场粮食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500多亩。平时他没有请帮工,只是在农忙时节才雇请临时工。刘昌元告诉记者,去年,他家人均纯收入达到了3万元。
“类似刘昌元这样的农户,在巴南还有不少。”巴南区农委主任何先平说,作为主城九区中农村面积最大、城乡二元结构最突出的巴南区,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破解“三农”问题,正努力探索一条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的“三化”并举的城乡一体化新路。
98%的农户实现农业产业化
19日,在云纂山荷韵生态园里,聚满了从渝北、江北、南岸等地来此采摘桃子的游客。生态园负责人陈勇告诉记者,每天都有上百人来这里采摘、垂钓、赏花,周末时,客人比平日要多一倍。
“我们这个生态园总共流转了1500亩土地,走的是休闲观光农业的路子。”陈勇说,和过去土地上种植玉米、红苕的传统农作物不同,现今这片土地上,栽满了桑葚、车厘子、葡萄等附加值较高的水果,园内还养殖了多种鱼类,非常适合市民进行摘果、垂钓等休闲活动。生态园自开园以来,已接待市民数十万人次,年收入近1000万元,效益是过去传统产业的数十倍之多。
果园、鱼塘管理和服务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2013年,生态园的用工量达到8万人次,共支付农民工工资300余万元。
“城乡一体,首先是缩小收入差距,但必须依托强大的产业能量。”何先平说,巴南区基于地处主城周边、农村面积最大的区情,选择了“服务主城、获益主城”的发展路径,建成了生态农业长廊、有机农业带、休闲农业体验带、万亩优质蔬菜和万亩花卉苗木产业带等现代农业产业园。
目前,巴南区的农业产业化已经覆盖了51万农民,占全区农业总人数的98%。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获得的收入,已占家庭收入的40.3%。
职业化的技术农民更会找钱
巴南区二圣镇集体村,位于天坪山上。再过10多天,村里将举行采梨节。这几天,村党委书记郑孝前忙得不亦乐乎。据他介绍,今年,集体村的梨树种植面积达到了1050亩,每户果农的收入可望达到3.7万元。
如今,集体村的采梨节声名远播。在几年前,梨子还是当地农民漫不经心种下的“副业”。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巴南区农委开展技术培训,解决了影响梨子品质的技术问题,同时,区农委还帮助果农们成立专业合作社,指导他们抱团闯市场。
在集体村,曾长年在外务工的农民如今逐渐回流,当起了职业农民。全村现有400多名职业农民,其中100多人获得各类种植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据悉,在整个巴南区,年均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万人次以上,年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人以上。在何先平看来,“农业产业化发展,不仅改变了巴南的传统农业形态,还直接加速了农民的职业化进程。”
“幸福农庄”堪比都市品质小区
青瓦、坡屋顶、灰白墙、雕花窗……看着“幸福农庄”二期规划图,安澜镇棋盘村村民吴先毅充满了向往。“一期修得像城里的小区房一样,还配了花园、体育场、幼儿园,看着邻居搬进去,我羡慕得很。”
按照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巴南区将投资75亿建设150个“幸福农庄”,入住农民总人数将达10万。目前,已有部分农庄完工,首批居民已入住。
巴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品质,“幸福农庄”将实现“六通”和“六有”,即通达道路、供电、给水、排水、广播电视、通信,有一个小广场、便民商业网点、医院、垃圾收运站、农家书屋、幼儿园。通过农房建设与改造,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幸福农庄’以‘生态+现代’为目标,着力打造‘环境生态、功能现代’的城乡一体建设形态。”巴南区副区长范勤介绍,下一步巴南将把“幸福农庄”建设与乡村旅游、生态养生养老等产业结合,让农民留在家乡工作也照样过上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