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东阳12月2日电 题:浙江花园村:未来中国农村发展的“样本”
记者 柴燕菲 汪恩民
它是一个村子,在花园生态农业园里,小黄瓜、圣女果、火龙果、莲蓬等无公害农产品让人可以畅快享受采摘的乐趣。它又不只是一个村子,宽敞的马路,连片的别墅和高档多层住宅,大型商场、剧院、学校、医院、老年公寓、四星级酒店、游泳馆等设施一应俱全……徜徉其间,却感觉这里更像是一个现代化的城镇。
它就是浙江金华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如今,花园村被誉为国内农村现代化的“样板”,这个“浙江第一村”头顶着“中国十大名村”之一、“中国十佳小康村”之一、“中国幸福村”等诸多荣誉光环。2010年,花园村人均收入达51600多元,是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7倍。
昔日:住在11个不长草木的小山头上
与中国大多数欠发达村子相似,昔日的花园村只能用“一穷二白”来概括。
70多岁的花园村花园小区村民邵江生回忆,以前,花园村很穷。“缺水缺地缺资源,泥巴路,黄土地,破房子。30多岁的男孩子娶不起老婆,20岁不到的女孩子早早就嫁人。”
花园村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小山村。“村名花园不长花,草棚泥房穷人家。种田交租难糊口,担盐捉鱼度生涯。”这首民谣是花园村过去岁月的真实写照。花园村村民祖祖辈辈就住在11个不长草木的小山头上。直到1978年,花园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只有87元。
如同附着在中国农村的一个魔咒,离开花园村,成为很多人的出路。
现今:放弃城市争着回村
与二三十年前人们争着往城里走相反,如今的花园村却掀起了一股回村热。
在花园集团下属的花园农业发展公司工作的邵菲菲,是一位25岁的女大学生。她是花园村花园小区人,前年6月从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放弃留在杭州工作的机会,回到村里当起了农民。
“这里发展机会多,生活压力比城市小,为什么非要挤在城里?”她如此说。前年年底,邵菲菲还说服男友也来花园村工作。小伙子已经在花园集团下属的花园电子器材公司上班。她的父亲邵宏盛,七年前开了一家饭店,店面就在花园服装公司对面。门前的阳光路,眼下是花园村最热闹的饮食一条街。
邵菲菲正在筹建属于自己的房子,那是一幢城里人都羡慕的小别墅,就坐落在花园村的吉祥湖边。夏天的时候,湖边的栈道可以跳舞、散步,还能练练瑜伽。对毕业后放弃城市生活的选择,邵菲菲不后悔。她说,自己已经在花园村,看到了一大片“幸福花园”。
年轻人对于花园村态度的变化,源于这个村子自身发生的剧变。昔日祖祖辈辈住在11个不长草木的小山头的经历,早已经成为历史。
62岁的马藕菊是浙江金华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的一名保洁员。她一家5口,丈夫楼正春是油漆师傅,现在年纪大了,在家带孙子,同时接些零星的油漆活;儿子和媳妇则在村里红木家具厂做油漆工。 “自己也有村里发放的养老金,家里不愁没钱花。”马藕菊说,之所以到村里上班,一是这么大个村子需要有一批保洁员,年轻人不愿意做;二是现在身体好,找点活做做,生活充实些。
马藕菊的家坐落在村道边一幢3层的小楼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每层都是一个完整的套房,一天24小时有热水。“和以前的老房子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马藕菊笑容灿烂,“这房子同城里没两样。” 现在,花园村1748户农家全部住上了像马藕菊家这样的新房。经过旧村改造、整体迁建组成的10个村民平安居住小区,不仅垃圾天天清运、污水统一处理,而且房前屋后绿意浓浓、池清水碧,村里光园林工人就有200多名,所有公共服务开支,均由村集体承担,不用村民掏一分钱。 张银菊是村里的长寿老人之一。她和其他百来位老人住在村老年公寓,房间有空调、电视、电话,还有专门的医疗、护理服务。住在这里的老人掰着手指细数村里给村民的福利待遇:65周岁以上男性、60周岁以上女性老年人,每月能领200元生活费;村里孩子考上高中、大学,奖励3000元至两万元;村民每年享受免费体检。
一位姓邵的老大爷告诉记者,目前花园村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地农民保险、城乡居民保险等10多项福利。村民子女上花园技校和花园幼儿园实行50%的学杂费优惠;村民的数字电视费用,全部由村里支付;村民看病,除医保报销外,自费部分的50%还可由村里报销…… 花园村“保障网”中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福利待遇,让花园村的村民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感受着现代农村的魅力,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70多岁的花园村花园小区村民邵江生对此感慨万千。“看着花园村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一路走来真的有点像做梦。”
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缩影”
一直以来,农村“空心化”成为日益被关注的话题。如何让村民留在村里,如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成为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无疑,花园村已经为此提供了一个范本。
花园村党委书记、花园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邵钦祥说,在花园村,除了花园集团下属的29家生产经营企业,花园村1748户农户中,创办企业的就有400多户,还有800多户经商开店。“花园村吸引了2.5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这一数字是本村户籍人口的5倍。” 去年花园村实现工业总产值91.98亿元,今年上半年,花园村上缴税收超过1.1亿元,成为金华首个税收亿元村。邵钦祥告诉记者,村里每年都会从企业利润中“切”出一块用于村庄建设和提高村民福利,“花园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提高花园村人的富裕和文明程度。”
“幸福”的花园村,不仅没有被“空心化”,反而吸引了高科技人才前来“落脚”。
清华大学博士,花园生物高科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刚告诉记者,他曾在大城市工作,应聘到花园后,渐渐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可以说,花园高科公司维生素D3项目的发展,让我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虽然这里只是农村,但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这样的一个企业上班。”
刘建刚说,现在公司正在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维生素D3上下游产品生产商,他的发展还有更大的空间。而且,在花园村城里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都有,跟城市没有什么区别。他现在住的是公司免费提供的150平方的套房,配备了空调、数字电视、网络等一切的生活起居。他预定的员工福利房目前正在紧张的施工中。
事实上,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花园村近年引进了不少高层次人才,不乏硕士、博士以及海归,为此建造了一大批设施一流的人才公寓。
对于中国广大的农村来说,花园村只是一个缩影。然而,它代表着一股新锐的力量,代表着从中央到地方不断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成果。
这个被誉为国内农村现代化的“样板”村,也昭示着未来中国农村发展的方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