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农村风俗 >>农村风俗 >> 未来农村 >>正文
关心留守儿童就是关心农村未来
2012-6-26

  留守儿童看似彰显的是一个现实问题,其实深层次地暴露出未来农村发展的困境

  五一期间,我到山东鲁南农村一作家朋友家去拜访,了解了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境况。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缺少家庭温暖和必要看护,有的很小就失学在家,还有的染上了偷摸的恶习,更有甚者沦落为少年犯。回京路上,看到湖南留守儿童杀害几位亲人的报道更是触目惊心。毋庸置疑,围绕留守儿童所发生的一切正在成为困扰无数农村家庭的重要问题。

  随着城镇化普及,无数农民工兄弟为了改变生活状况,夫妻结伴赶赴城市打工。他们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赢得一定报酬,改善家庭生活,也改变着自己的一切。有的在城市学到了先进技术,返回农村后成为发家致富能手。近年来,农民工自身在城市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引起了政府高度关注。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量的留守儿童被漠视的心田,比越来越多的荒地更可怕。

  在很多偏僻乡村,留守儿童就像脱了线的风筝缺少管束和关爱。那些只有父母单方去打工的留守儿童还算幸运,可那些父母都去打工的留守儿童,却只能得到来自爷爷奶奶隔辈照料或者邻居亲戚的照看。有些十分困难的家庭,留守儿童还要逆向照顾老人,让年幼的孩子不堪生活的重负。

  据不完全调查,夫妻一起外出打工量越大的乡村,失学儿童就越多。即使对那些夫妻一方外出打工的家庭而言,适龄孩子入学率也不高。即使勉强进入学校学习的孩子,也因为家庭困难等原因而辍学。经过前两轮打工潮筛选下来的青少年,目前也逐渐长大,开始外出打工。但他们因为受教育程度低,到城市打工依然面临着他们父辈曾经面临的问题。目前各级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尽管十分关注,但仍有大批留守儿童失学,继续演绎着他们父辈的悲哀。

  缺少正常家庭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有更大的可能成为问题儿童。隔代教育的惯养方式,无法让孩子成为自我约束能力强的孩子,缺少父母爱心滋养的孩子比较容易形成自私、贪婪、多疑的性格,孩子因为过早失学形成自卑、自闭性格日益增多。因为缺少必要的心理疏导,孩子对真善美假丑恶的辨别能力大大下降,对惯常礼仪的遵守也较差。留守儿童之间心理隔膜越来越大。对那些有幸与父母在城市生活过短暂时光的留守儿童而言,虽然可以感受短暂的幸福,但过后的重新留守则让他们对父母滋生出更多的怨恨。缺少家庭阳光雨露滋养的孩子,未来回报社会的往往不是真诚的爱。留守儿童犯罪率居高不下便是证明。

  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辈不一样的是,父辈们得到了正常家庭教育,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父辈那里得到了继承;对留守儿童而言,生活意味着靠父母打工挣来的钱支出。第三代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很少人会种地或者热衷于种地。在外打工的父母给予他们的是外出打工挣钱养家的价值观,使这些留守儿童成了农村的非农民。他们不屑做一个农民,更谈不上继承和发展农业技术。对留守儿童居多的村庄而言,则是一种农业上的损失。

  农村未来的稳定要依靠广大农民的支撑;农村发展也需要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的掌控;留守儿童看似彰显的是一个现实问题,其实深层次地暴露出未来农村发展的困境。关心当下留守儿童的发展,就是关心农村的未来,就是关心民族发展的未来。

  既然有了这样一个立足点,我们就应该以前所未有的急迫心理来认真对待留守儿童,围绕近年来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改进。

  首先我们应该形成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切实让每个孩子都能安心读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一条不能再低的红线。否则,城镇化建设推进必将被落后的农村所拖垮。无论留守儿童的处境如何,保证他们完整地接受最基本的教育,这条基本原则不能变。

  其次我们全社会,都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拥有爱的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关心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政府着力发展当地经济,硬性规定当地农民对土地的坚守,国家形成对留守儿童刚性的保护性法律,学校注重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社会伸出关爱之手帮助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才会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留守儿童犯罪才会得到根本的遏制。

  第三要让留守儿童热爱农村、热爱劳动。培养他们的本土意识,树立起扎根农村的思想,传授给他们农业技术,让他们至少掌握一项未来生活的看家本领。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