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农村风俗 >>农村风俗 >> 未来农村 >>正文
户籍改革路线图凸显城镇化路径
2013-7-2
 6月26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作了《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路线做出明确表述: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异地就业城镇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设定特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户籍制度路线图明确指出,全面放开小城镇与小城市落户限制是第一步,而后逐步放开中等城市,最后是大城市,这是一个渐进的改革之路。小城镇是吸引农村人口的主力,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户口仍具有极高含金量,短期仍难以放开大城市户口限制。

  户籍改革将小城镇和小城市作为突破口

  未来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将是中国城镇化的核心内容,户籍改革也是配合城镇化来推动的,突破口首选小城镇和小城市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户籍改革是将附在其上的福利待遇差异剥离掉,这就涉及到相关利益的冲突,城市阶层对改革自然是不情愿的,因此改革也只能先易后难,逐步推开。小城镇和小城市有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有更多的人聚集和聚合,从而扩大城镇(市)规模和影响力。同时,小城镇和小城市的利益阶层还没有固化,户籍利益的含金量较之大城市要小很多,农村户口在这里融合更容易,落户的成本也较低。以小城镇和小城市为突破口,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降低城镇化成本,为紧绷的城乡二元结构打开缺口。

  选择小城镇和小城市作为突破口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减少流向大中城市的进城人流,为大中城市的户籍改革收获较为宽松的环境。当前大城市户口的含金量较高,人口承载负担很重,同时城市群式发展并不成熟,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大城市群为例,核心城市人口承载压力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不够,并未形成良好的人口产业疏散通道,河北周边的小城镇、小城市并未真正纳入京津冀大城市群的合理辐射范围,受到大城市的扩散效应,更多的是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黑洞般的吸附。因此,此次确定将小城镇和小城市作为户籍突破口也是对以往城镇化理念的一种修正。

提高小城镇小城市吸纳“新市民”的能力

  小城镇的规划、发展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下一步要提高小城市及小城镇居住的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城镇化进程的依托。但近年来,政策扶持方面,国家大部分的资金、项目主要流向大城市,相对来说小城镇比较弱势,相应的政策要少得多。政策、资源要素向大城市过度倾斜,财政收入和转移支付越到基层越呈递减趋势,让小城镇建设遭遇诸多瓶颈。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需要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投资,更需要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教育、医疗体系上做文章,在推动社会融合、提升城镇化红利上下工夫。对此,可以在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率先进行制度创新,在财政资金、建设用地、项目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产业聚集,同时加强医疗卫生保障和教育条件等薄弱环节建设上进行突破。

  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放开将给这些城市的承载力带来挑战,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是最大的问题。地方的财政收入对户籍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现在地方财政收入下降和土地财政的问题依然难以短时间解决。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显然需要重塑地方财源。大公网评论员 瑞娟)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