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和谐村庄 >>和谐村庄 >> 巾帼女杰 >>正文
学校“巾帼女杰”获得者——孔保华
2012-3-15

来自:网络

     一、个人简介
    孔保华,女,1963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食品学院副院长。国家牛肉加工分中心主任,中国畜产品加工学会科技开发部主任,黑龙江省老工业“乳品及农畜产品加工”人才培训基地主任,黑龙江省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带头人。分别于1984年、1987年、2000年 在山西农业大学畜牧系、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2000-2002年进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至2006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作访问学者。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0年晋升为教授, 2002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2007年 聘为A级岗位责任教授。2004年-2007年 东北农业大学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带头人,2006年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食品科学学科后备带头人,2008年 黑龙江省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带头人。
    兼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副产品分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食品科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会环境与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肉食工业》、《农产食品科技》、《中国肉类产业》、《肉类研究》、《包装与食品机械》编委会成员。国际著名期刊《Meat Science》和《Food Chemistry》审稿人。哈尔滨香坊区政协委员。
    近五年来主要担任了食品学院的教学副院长等行政职务。主要从事食品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博士课程“高级肉品学”、“食品科学研究进展”,硕士课程“肌肉食品质量特征”、“农产品加工研究生班讨论”,本科生课程“肉品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进展”等,年授课近300学时。
    二、提高政治素质,严守师德、师范
    孔保华教授身为民盟成员,但始终坚持政治学习,时时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参与学校党组织的活动。积极领会、宣传和贯彻“三个代表”、“八荣八耻”、“高教强省”的重要精神和思想。使自己与时俱进,提高了自身素质,明确新时期参政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为创建和谐社会及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在工作中孔保华教授严守师德、师范。在教学上,她热爱教育事业,治学严谨,注重教书育人;在对待科学研究上,她始终有极强的创新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她爱岗敬业,工作勤奋、待人诚恳、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和老师。
     三、投身教育事业,教学、管理双丰收
孔保华教授自1987年毕业以来就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她治学严谨,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作为学院的骨干教师,孔保华教授积极投身到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开设多门课程。她热爱教育事业,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始终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光荣职责。 2006-2007年度被评为东北农业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
     孔保华教授身为副院长,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管理工作,但无论工作多么繁忙,凭借着她对教育事业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认真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身为资深教师,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认真准备教案和讲稿,且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孔保华教授对工作尽职尽责,经常主动征求学生意见,听取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讲课时深入浅出,条理清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2004年和2005年连续被评为东北农业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曾获东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她所主讲的《肉品科学与技术》,2006年12月获东北农业大学精品课程建设,2007年5月获黑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
    孔保华教授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主持和参加多项省教委教学改革项目和东北农业大学教学课题,并发表了多篇教学文章。
     作为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孔保华教授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对年轻教师言传身教,鼓励他们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积极组织学院的学术活动,如邀请美国肯塔基大学Youling Xiong教授,加拿大天马药业发展中心主任张亚川,澳大利亚刘世民教授,美国Vermont大学Vayda教授、美国Vermont大学郭明若教授等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并邀请回国人员作报告。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和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她多次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教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粮食工程专业”、“食品安全专业”等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讨论,并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她为我校“乳品工程专业”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前期申报和准备工作,并且与国家乳品中心合作进行“3+1”的教学方式,目前该专业已经成为我校的特色专业,并获得国家级乳品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她的带领下食品学院的“综合实验中心”于2007年成功申报了黑龙江省本科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孔保华教授主要的教学工作及成绩如下:
    1、进行食品学院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组织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该工程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组织申报了教学创新团队,创新实验区,双语教学,精品课程,特色专业,并进行了进一步的建设。
    2、成功申报“国家级乳品工程3+1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食品学院的畜产品加工专业与东北农学院同步建立,为全国首创。尤其是乳品科学在国民经济、人民身体素质提高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该学科的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基地,拥有国内最具科研实力与最佳科研条件的乳品研究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综合实验中心为国家乳品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方面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乳品工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采取“3+1”培养模式,由食品学院和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学生前三年在学院学习理论知识,第四年到国家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其先进技术、设备和厂房进行实践教学。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目前该专业已经成为我校的特色专业,并获得国家级乳品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该专业2008年7月毕业了30名学生,100%就业。目前有60名学生正在乳品中心学习,下一届学生87人正在学习专业课。
    3、精品课程的建设
目前,食品学院有三门省级精品课程“肉品科学与技术”、“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七门校级精品课程“食品生物化学”、“乳品科学与技术”、“食品微生物” 、“淀粉工艺学”、“食品工程原理”等。
    4、教学团队建设
    成功申报“粮食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该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团队的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素质优良,老中青搭配,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针对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团队成员提高的措施,例如: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国内外进修制;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制;青年教师下厂实践制等。同时经常邀请国内外著名同行专家来学院讲学,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团队中还邀请相关专业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对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和实习讲座。
    带领“畜产品加工教学团队”申报了省级教学团队。“畜产品加工教学团队”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 形成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动手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搭建了完善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建设平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实践环节和工作环境。教学团队以畜产品加工为优势,以乳品科学为特色,推行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式学习的实验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具有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创业人才。
     5、进一步进行“食品科学”重点专业的建设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00-2005年建设过程中,已经圆满完成了预期的建设目标。2005年9月,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重点专业的重新申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申报成功。2006-2010年每年获得了10万元资助,食品学院根据要求制定了东北农业大学“十一五”省级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书。在计划书中,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的优势,分年度制定了重点专业的建设计划。今年申报了国家级科学与工程重点专业。
     6、实验室建设及黑龙江省实验示范中心建设
    食品学院的综合实验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实施校、院二级管理,使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得以统筹安排、调配,实现了优势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在网络教学资源上,建立了“食品学院综合实验中心”的网站和网络教学平台,实验教学实现了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食品学院的综合实验中心于2007年申报成功为“黑龙江省实验示范中心”,并于2008年通过了黑龙江省教委的验收。目前正在准备申报国家级食品综合实验示范中心。
    7、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建设
     建设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包括农畜及乳品加工人才培训中心和粮食加工中心并得到教育厅资金的资助。并购买了一批设备。2009年将要进行进一步的建设。
    8、实行本科生三年级、四年级实行导师制
    目前已经是食品学院第三次实施导师制。食品学院的本科生自大学3年级第1学期开始至大学毕业,施行导师制。采取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办法。可以使学生尽早进入科研及毕业论文的工作。实施导师制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生制订学年、学期学习计划,了解各课程的教学情况。本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指导学生选课。加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指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督促学生完成学业,同时注意学生课外学习兴趣的培养。注意发现和培养有突出成绩或特长的学生,向所在学院和任课教师提供因材施教的建议。教育、帮助学习较差的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质量。指导学生的综合教学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学生毕业实习。指导并推荐学生就业。
    9、改革毕业论文答辩形式
    过去答辩由于所有学生都能通过答辩,使学生没有负担和压力,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答辩纪律和答辩质量不够好,学生迟到早退现象严重。食品学院自2007起改革了答辩形式,采用末尾淘汰,答辩当场打分的形式,每个答辩组按学生人数的5%进行二次答辩。这样引起了学生和指导老师的高度重视。答辩纪律好,学生的论文质量普遍提高。
     10、双语教学建设
    以前双语教学是食品学院的弱项,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食品学院将教师开展的双语教学课程“食品微生物学”(主讲教师李铁晶副教授)、“谷物加工工艺学”(主讲教师吴非教授)列入了重点专业2007年的建设计划中,目的是鼓励和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此外张立纲老师“食品营养学”也开始进行双语教学。
      11、教学研究立项
    食品学院承担了教学改革项目30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11项,校内7项;获教学成果奖:省部级8项、校级13项。并且包括,李晓东博士主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1教学模式探讨与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研究”获得了省级资助;宋丽华教授主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获得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近二年教师发表了教学论文30多篇。
      12、开设了《国际乳品专题概论》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国际联合办学已经成为许多高等院校开放式办学的一个特色。它对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拓宽国际交流领域,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素质和增强高校自身的生存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产生了深远影响。《国际乳品专题概论》是由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与美国University of Vermont(UVM) 合作进行的,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美以及全球的农业、环境保护、消费观点和食品市场,并使中美两国学生有一个特有的机会了解两国乳品的发展和乳品的生产。这门课程采用网络交互的形式进行,在中国和美国的课堂中采用生动、实时的网络连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供交流的机会,学生之间可能发展为将来的商业合作伙伴。目前该课程已经顺利进行,效果良好。
      四、致力科研,硕果累累
     孔宝华教授深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在对待科学研究上她始终有极强的创新精神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先后主持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子课题,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十一五重点攻关项目,黑龙江省重点自然科学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在畜产品深加工原理及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方面创建了一套独特、较完善的研究新方法和研究创新团队。主要学术贡献及重要创新成果如下:
     1、通过激活牛肉内源性钙激活酶,以提高牛肉嫩度,开发系列牛肉制品方便食品。改善了我国目前牛肉生产存在的牛肉肉质粗糙,产品嫩度差,深加工水平低的问题。获得授权专利1项,申报专利1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2、研究了淡水鱼肉的营养和加工特性,开发了鱼糜香肠、鱼糜罐头和模拟虾蟹肉系列淡水鱼肉产品。对淡水鱼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的评定。解决了淡水鱼尤其是低价淡水鱼如鲢鱼深加工问题。研究成果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申报专利1项。
    3、基于蛋白肽的天然抗氧化剂制备及其机理的研究。研究以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为原料,通过酶水解,研究优化水解反应的工艺参数,以获得较高的蛋白质回收率,同时研究不同水解条件下乳蛋白水解物的抗氧化效果,并研究蛋白水解物的功能特性,如溶解性、发泡性、粘性、稳定性等。鉴定出抗氧化肽的氨基酸序列,研究了抗氧化肽对动物组织和动物细胞的清除自由基作用、抗衰老作用和保护作用。鉴定成果1项,申报专利1项。
    4、根据目前我国低温肉制品生产存在的实际问题,研究出综合保鲜技术以提高低温肉制品的货价期,并开发出系列低温肉制品。获得哈尔滨市科技进步奖1项,申报专利1项。
    5、研究冷却肉的保鲜护色和质量控制技术,将气调包装和真空包装技术应用于冷却肉保鲜,提高冷却肉的质量和安全性。鉴定成果3项,申报专利2项。
    6、应用微生物适度发酵替代红肠生产中亚硝酸盐的研究。申报专利1项。
    7、禽蛋深加工系列产品综合开发技术的研究,2003年获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以上科研成果获得授权专利2项,正在申请专利7项。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12篇,影响因子3以上的1篇,2以上的2篇。
    主编和参编出版教材和专著19部,其中主编《畜产品加工储藏新技术》专著获得华夏英才基金的资助,200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乳品科学与技术》200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为面向21世纪教材;《肉品科学与技术》2003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降血压血脂功能性食品》2005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目前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有:   

   1、黑龙江省十一五重大科研项目: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
   2、黑龙江省十一五科研项目:复合亚硝基血红蛋白制备以及血清蛋白和血红素利用的研究。
   3、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名称:乳清蛋白功能性变化机理及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课题名称:蛋白氧化引起的乳清蛋白质功能性变化及其机理的研究。
   4、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凝胶与风味控制技术开发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5、黑龙江省教委海外学人项目资助,玉米蛋白酶水解物抗氧化活性及其机理的研究。
   6、冷却猪肉气调包装及抗菌涂膜保鲜技术的研究,2005哈尔滨市攻关项目。
   7、2007年度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肌肉蛋白凝胶特性及其改进技术的研究。
   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专题名称:现代食品生物工程技术,课题名:乳源蛋白抗氧化肽和降血压肽的生物制备技术。
   9、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10、蛋白氧化引起的乳清蛋白结构及功能性变化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目前主持的教学课题主要有:
   1. 肉品科学与技术,黑龙江省精品课程建设,2007年5月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实验区平台构建与实践。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8-2009年,
   3.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乳品加工方向)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研究“3+1”教学模式的探讨。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06-2007年
   4. 创新基地建设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与模式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研究所制. 2007.5-2008.12。
   5.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7.12
   6.国家教育部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乳品工程“3+1”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区,2007-2009,50万元.
   7.东北农业大学畜产品加工教学团队. 2007-2009,9万元.
     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孔保华教授时刻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放在首位。作为教师,她深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在上好课的同时,还时刻注意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她以自己治学严谨、讲课认真、工作勤奋、待人诚恳、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和老师。她既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也是生活上的益友,深受学生的爱戴和好评。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