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绿意盎然,花的蓓蕾迎着朝阳开放。在美丽的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校园,一群群英姿飒爽的女教师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度,用青春、热血和智慧激荡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谱写出一首激情飞扬的教坛之歌。
晨曦初露的时刻,她们以矫健的身影陪伴孩子们在操场上开启一天的成长之旅;艳阳高照的当午,她们用诗意和智慧带领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万家灯火的夜晚,她们以无怨无悔的执着和坚持与孩子们一起探寻着未知的密码。传道语数外理化,解惑少年维特之烦恼,有需要的地方总能看到她们及时陪伴在学生身旁。
躬耕三尺讲台,传授知识海洋,她们几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在学子身上挥洒,用智慧在美丽校园绽放。爱岗敬业、勇于创新是她们如影随形的生命本色;斗志昂扬、大爱无疆更是她们生生不息的从教力量。当一个又一个曾经稚嫩的学子以开放、自信的姿态走出高新实验中学校园,迈向更远的航程时,她们总是默默收藏起内心的喜悦,重新以饱满的激情迎接新一轮朝阳。
“生命缘于阳光的映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如一位学子对自己的女老师所说:“虽然今天我已在更高的学府展翅远航,但心中一直都有一曲难忘的高新实验中学之歌在心灵深处久久回荡,她是那么温暖,那么让我充满力量。”喜迎第105个“3·8”妇女节之际,高新实验中学“巾帼女杰”同书人生传奇,共谱成都教育精彩华章。
李建荣:守护春天的“希望班主任”
她是语文高级教师,也是高新区师德标兵,现任高2015级希望班班主任。多年天道酬勤,她所教班级成绩突出,连续多届高考98﹪以上上二本。2012届所带班27人上重本,23人上二本,100﹪上本科;2012-2013年度全国成都七中下期网络班期末统一考试,她所带班在141所学校中排名第二,有5名同学进入7532名学生的前20名……。以身作则是她多年来坚定的从教本色,平等、赞赏每个学生无疑是她最亮丽的风景。
从教12年,她用平等心鼓励后进生积极进取,用“爱心”资助学生跨入名校,用长时间的陪伴鼓舞学生笑迎未来……。尽管家人都要照顾,但对学生的牵挂和陪伴,一直是她的生活核心。“我要求学生的,我自己会首先做到,因为我想让学生们知道,无论甘苦悲欣,我都与你们同在!”李建荣说,爱与责任是母亲的天性,爱与责任也是教师的天性,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为肩负责任,所以我从不敢懈怠。
何丽霞:改变“地理知识”的高手
她是“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四川省高中地理骨干教师”。从教16年,她用自己的品行影响着每个学生。从教是她从小的梦想,将学科知识置身于现实生活是她的拿手好戏,再枯燥的地理知识在她的课堂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学生们戏称,她是“化解地理”的高手。作为初高中地理老师,她总是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带领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2013—2014高二上期期末统考,她带班级文理科总分均列成都市重点中学第1名,并超多所省级重点中;高2015级成都市期末统考,她带班级高线率和中线率列成都市第一名……
“学好地理,听我的,都没问题!”她如此自信地告诉学生。用赏识的眼光给学生鼓舞,用肯定的表情激励学生前行。对待学生,她总是将育人和教学恰如其分地贯穿在细节之间。她说,地理是一门想当重要的科学门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所有学生都应把地理课学好。有人说教师是“苦行僧”,可何丽霞却说,她从没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并终生眷恋教育这片热土。
刘楠:文科实验班里的“懒”女孩
她是教务处副主任,也是一名高一数学老师,曾任7年班主任,如今领衔初高中六年一贯制文科实验班。“懒(管理)”是她的表象,故意“出错”是她设置的方法,充分理解学生是她施教的闪亮砝码。给学生空间是她管理原则,让学生学会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是她最常用的教育方法。与学生交心,为学生排忧解难,她总是善于从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去帮助学生排忧解难,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高新实验中学文科实验班里的“妈妈”。
“分数是教育的副产品,我不希望学生们记住我教他们学会了哪些知识,而更希望若干年后还能在他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她说,因为自己“懒”,所以总是“造成”学生们相当勤快。虽然教的是文科班的数学,但她总是以自己独到的方式方法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添砖加瓦,登上更高层楼。
何晓青:“小升初衔接班”里的行家
她是中学数学高级教师,成都市数学骨干教师,先后多次荣获区市优秀教师和班主任称号。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和班主任工作20余年,她所带的班级总是呈现出班风正、学风好的良好景象。“让孩子喜欢数学课”是她的追求,“教好书,育好”人是她的从教目标。她说,“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学好知识,更要教会孩子怎样获取知识。”
亲近学生,喜欢和学生沟通、交流,还常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她总是用细腻的方式为学生搭建升学路上的桥梁,深得学生的喜爱及家长的高度认可,也为学校赢得了极好的口碑。2012—2013学年第五届宋庆龄科技小发明颁奖典礼,她带班两个节目,演出非常成功,得到了现场所有专家的高度赞扬;初一上期期末考试,她带班更是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全区5216人参考,7人进入全区500名,22人进入全区前30%,总分平均分高于七中高新、石室天府两所学校。
黄琳:赞赏每个孩子的“黄英雄”
她是中学一级教师,高新区优秀青年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平等对待每一个同学是她的常态,哪里需要就出现在哪里是她高尚的品德。带领普通班级,传道授业解惑英语,她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并用信任和耐心让普通的同学变得优秀,让普通的班级取得优异的成绩。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希望他们都能快快乐乐地学习。”这样的胸怀,不但让学生们逐渐培养起良好的习惯,也让他们在这份可贵平视和信任中取得好成绩。作为四川省第一届英语教师演讲比赛就获得一等奖获得者,她多次指导学生在高新区的英语比赛中获奖;所教初2013级4班普通班,杨博同学排年级第二名,中考更取得了610分的好成绩。她说,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更不要伤害普通学生,要用耐心去引导学生改变,更要用赞赏去鼓励他们勇敢前行。
曾涛:化解学生困惑的“曾导师”
她是班主任,也是高三化学老师。从98年进入高新实验中学任教至今,她用爱和智慧去栽培着学生的生命,让每个学生都绽放光彩。解码外地学生困惑,明确生活时间表,鼓励学生每天写学习日志,她用简单的细节去锻炼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希望班的班主任,她所带班农村学生居多,学生个体情况参差不齐,这些无疑不考验着她的执教水平。然而,她却以过硬的执教能力和高尚的师德水准赢得了学生们的一致尊敬。“挺喜欢这个职业,有很多感到愉快、幸福的事情,带好希望班级,我很有信心。”她说,11年所带毕业班,希望生全部上本科,一本更超过50%。“以尊重来换尊重,以智慧和赖引领学生,我的每一天都因此变得很有意义。”曾涛说,教育是以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是一个用爱和智慧栽培生命的过程。因为有了这样的境界,在她的眼里,只要能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事情,做什么都是让她觉得倍感骄傲和愉快的事情。
杨慧:学生心目中的“无形智慧”
99年从川外毕业,同年进入成都高新实验中学。从中学一级教师到担任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从教15年,她用爱心育人,以精心施教,让一批又一批学子不断收获着成长和成功的喜悦。她坚持“让每位学生胸中有梦,身上有情,手上有书,眼中有事,学习有心,生活有色!”的教育理念,更倡导“班级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日常管理中必须点滴渗透品德教育。”每接一个班,她总是很快了解和熟悉每个学生情况,并在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后,很快便确立针对性强的教育目标。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课堂教学,她都能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品行影响和感化学生。
作为英语老师,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的整体教学原则;并鼓励学生要敢于说,要大胆讲。2011年,她所带初2012级4班获高新区优秀班集体称号,陈雨桐获高新区“十佳少年”称号;2011年9月,她本人荣获高新区“优秀班主任”称号,并指导学生钟蓓在第二届全省英语实验学校学生英文演讲比赛中获高中组特等奖。
邹涛:纵横历史天地的“文化使者”
她是高中历史教师,长期担任高中文科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和文科班班主任工作,现为高2015级2班班主任和历史教师。作为成都市优秀班主任、成都市优秀教师、高新区学习积极分子、高新区优秀学科教师,她总是能将浩瀚的史料浓缩成简单的话语,用生动的故事和个性化的语言将它们一一向学生传承。
“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长远发展。”她说,成人比成才重要,不以成绩论英雄。高2012级6班高考:全班48人本科上线,高新区文科前10名,该班有3人,其中孙璨为第一名;高2015级2班高二上期期末成都市统考,全班44人,39人上高线,高新区文科前10名,该班有3人,其中石蕾高新区第一名。从教多年,许多难忘的故事至今还在她脑海中回响。她说,用真诚和爱心对待学生,就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王慧:风趣幽默、敬爱有加的“王妈妈”
她是年级主任和班主任,至今已有30余年从教生涯。作为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她总会想出许许多多有趣的办法带领学生在兴趣中进入课堂,因此她教的学生,几乎没有不喜欢上英语课的。“要想让学生学好这一科,就得先让他们喜欢上你这个人。”谈到教学经验,性格豁达,容易亲近的她更像是孩子眼中敬爱有加的“王妈妈”。
“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因材施教,用风趣幽默方式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从教几十年,她从未在不同的班级用过相同的备课本。她说:“初中生上课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十几分钟,越学到后面就会越枯燥,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这无疑十分考验老师的功力。”2012年3月,王慧因为生病需紧急入院手术,她所带班级的英语课便一下没了老师,而懂事的孩子们竟学着王慧平日里的教学方法,自发地上起了英语课。尽管一个月的时间人在医院,心在校园,但在期末考试中,她所带班级的英语平均成绩仍旧取得了高新区前三名的好成绩。
李婧雯:高新实验里的“同济大学之花”
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的她,是年轻班主任老师们的优秀代表。从2009年入校,没有任何班主任管理经验,而且“心里还没底”,到一年后的游刃有余,高新实验中学的校园让她既收获了成长也得到了锻炼,还为学校的优秀师资团队注入了一股热血的力量。
“刚接手是带初一班级,对现状的描述无疑像一盘散沙。”李婧雯回忆说,在前辈们的鼓励和指导下,通过学校各种培训,她很快便能用一种独特的管理模式,迅速将一盘散沙的班级打理得秩序井然。作为新生代年轻教师的优秀代表,她在课堂活动中充分融入学校“成功课堂”小组学习的特色模式,同时还以学校“美德教育”的成功案例作为切入点进行展开,并在成都市课堂教学成果展示中获得成都市一等奖。这样的英语教学引领模式,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认可。上学期期末高新区全区统考,她带班级英语成绩超七中高新和石室天府,在全区排名中,班级英语重高率达74.3%。
丁静:用生命影响生命的“阳光80后”
她是高中语文老师、文科班主任,也是一名阳光的80后。从教9年,在高新实验中学这个优质的教坛大熔炉,她从一名“年少轻狂”的学生蜕变成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并用“坚持关爱学生,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尊重赢得尊重。”从肩负压力到自信从容,她用认真、努力和勇于尝试的精神,让自己在陪伴学生们成长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进步、成长。
而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他不断学习,不断思考、总结,并逐渐形成“自成一派”的个性化教育教学体系,并带领班级取得多项优秀荣誉。如2011年高考,她带高2011级2班(文科实验班),在生源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依然取得显著的成绩,本科上线率达90%,创学校建校以来文科班升学率最高水平。“尊重每一个同学,不抛弃,不放弃。”她说,从教虽累,但我并不会在汪洋中被埋没。“我坚信多学习多做事就能多进步,我也确信能在优秀教师的伟大航道里同风雨共扬帆,驶向成功人生的彼岸。”
杨萍:孩子、家长心中亲切的“杨婆婆”
作为中学高级教师,杨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有26年,更获得荣誉无数。20多年从教生涯,她在教学中始终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教给同学们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因此,在历年高考中,她所带的班级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目前,她所带班有40多名艺术特长生,由于过去文化成绩的基础不是太好,于是有点自卑心理,但在她的引导和鼓励下,孩子们渐渐从过去的自卑迷茫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在刚刚结束的高三一诊中,她所教班级本科率达到了80%,各项指标在成都市重点中名列第二。杨萍说:“教育是一份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我想挖掘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们都能绽放出自己独有的人生光芒。”作为孩子家长心目中最亲切的“杨婆婆”,她不但关爱学生,还注重与学生们的沟通情感思想,并陪伴学他们一起成长。
党海艳: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蝴蝶女孩”
她是四川省优秀科技辅导员、成都市“教坛新秀”。从教虽然只有五年,但她却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靠实力斩获了许多荣誉,迅速从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成长为了一名成熟稳重的成都教坛“青年才俊”。年轻赋予她更多学习的资本,而高新实验中学的良好教坛氛围则助力她不断“长大成人”。
“让优秀成为习惯,一定做一个优秀的人。”党海艳说,高新实验中学是一所了不起的学校,不但给了她鼓励,还帮助她成长,并让先后把最重要的希望班、网络班和直升班托付给她。她说,在不同的班型中迅速成长,让我既体会着成长的不易,也收获到快乐。高一上期期末市统考,她所带高2015级希望班(七中网络班),班级化学居全国所有七中网络班(共141所)的班平均分第一名;高一下期期末参加七中本部自主命题,化学班级平均分超七中本部网络班平均分10分左右,并居全国所有七中网络班(共141所)的班平均分第一名:高二市统考,全班45人有44人上市高线,平均分92.1,居全国所有七中网络班(共141所)的班平均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李玉兰:用良心塑造灵魂的“爱心天使”
她是高一英语老师,也是全国中学生新课程英语语言能力竞赛“优秀辅导教师一等奖”获得者。从教13年,她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所带高2013级4班在2013年高考中本科上线人数位于同类班级第一名;所教高2013级6班的英语在2013年高考中高、中、低线的上线人数均位于高考9门高考学科的第一名。此外,她还担任高2013级英语备课组长,带领英语备课组在2013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年级英语高、中、低线的上线人数和成都市挂网排名均位于学校9个高考学科的第一名。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也就没有好的教育。”坚持用心做教育是她一贯的生命本色,贯彻做好教书育人、塑造灵魂这份良心活则是她从未改变的教育理想。在她的课堂,“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方法常常被灵活运用,收容有度的教育方式更让学生能积极有效地消化消化和吸收老师传授的“营养”。她说,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在高新实验中学,她总是用对待自己孩子的关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王琴:用母爱去对待孩子的“年轻妈妈”
她是中学一级教师,也是初一年级组长,更是“小升初课题班”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以及“成功课堂课题班”语文教师。曾经的她年轻气盛脾气急躁,但伴随着女儿的诞生,她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也在发生着愈发成熟、稳重的变化。而这些美好的改变,让她更能用母爱的心态去包容和面对每一个学生。
这改变不仅体现在她个人本身,也体现在她所带班级成绩一次又一次的提升。作为成都市主题班会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和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教案和课件制作展示评比一等奖获得者,在2013—2014学年上期全区统考中,她所教班级有13人总分进入高新区前500名,语文平均分超过七中初中。“‘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师者如果都能用这颗‘父母心’去关爱学生,那么我们的校园就是充满希望和幸福的乐园!”王琴说,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我将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用母亲般的关爱去鼓励他们能勇敢,有承担,求积极,谋上进。
熊乙:学生们都很爱很爱的“甲乙丙丁”
熊乙是初一年级的英语老师、成功课题班的班主任,她教学经验丰富,班主任工作细致,所带班级总是成绩优异。作为都江堰市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和高新区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的她,还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在期末统考中,她所带班级成绩优异,年级前10名占居4个,其中高新区的前500名中她带的班就有6名。曾荣获都江堰市青年教师赛课二等奖,高新区青年教师赛课一等奖,并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
榜样的精神是她一贯倡导的力量,做一个品质优秀,道德高尚的人是她所坚持的从教良心。“要让学生喜欢你,首先你要真心喜欢学生;要让学生热爱学习,首先你得是一个爱学习的人。”熊乙说,她相信榜样的力量,也相信身教重于言传。她常常向自己提问:当自己遇到困难想退缩的时候,孩子们会不会也以老师为“榜样”,而做一个不能坚持的人呢?每每想到这些,熊乙就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一定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这种“身正为范”的情怀,不但激励着她自己,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她说:“老师,我们爱你赖雪梅:用美术勾画灿烂的“艺术人生”
她是中国美术学会会员,高新区美术学科带头人(区名优教师),四川省中小学教科研专家库专家。从教19年,她从未停止对自身专业的孜孜发展和追求,并把这份执着当成最深沉的热爱。在如沐春风的高新实验中学校园,她不断提高自己教育科研水平,并带领学生取得一个又一个优异成绩。
仅在2013年,她辅导学生作品就先后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学甲组一等奖、《全国艺术美育优秀成果展》中学组一等奖。此外,她辅导学生作品参加高新区艺术节获集体一等奖,作为学校艺术教研组长带领本组获高新区艺术节团体一等奖,学校学生美术作品参加历届高新区艺术节美术比赛都取得集体一等奖的优异成绩,并培养了200多名学生考上美术院校,其中多名学子考上中国美术学院、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赖雪梅说,我从不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我把它当成是资深精神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来自于学生所取得的点滴成功,也来自于学生们所感受到的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张云素:酝酿美味的“后勤专家”
她是一名曾从教多年的数学老师,如今是高新实验中学3000名师生员工舌尖上的“管家”,从课堂走向食堂,她将人生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美的图画。作为一名长期与菜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的主管,她不但拥有丰富的后勤管理经验,而且还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钻研形成高效、完整的管理体系。
“科学、规范、高效”是她坚持的管理流程,“安全、卫生、可口”是她追求的食品目标,让每位老师和学生每天都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饭菜是她永不改变的情怀。在她的带领下,高新实验中学的食堂管理规范,卫生安全督查良好,职工服务理念明确,品类齐全、丰富可口的饭菜更成为师生们舌尖上的美味佳肴。不但受到校方及区内同行的钦佩,更吸引着众多后勤管理者前来食堂学习取经。如今,她正在拟写学校食堂实用管理手册,并希望使规范的餐厅管理与学校发展同步,既为学校的声誉添砖加瓦,也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