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献计本站 >>献计本站 >> 新农村建设 >>正文
即墨市七级镇“三秋”新气象
2012-10-25

  秋收——机器唱主角

  (记者胡伟 通讯员雷宁)来到青岛即墨市七级镇前吕村,农机手杜师傅正忙着调试自己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准备投入下一场战斗。尽管秋收开始已有一段时间,但他手头接到的“订单”还有不少,秋收工作日程安排的是满满当当。谈及机收玉米的好处,杜师傅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这机器收苞米一个是快,一天能收个三四十亩,再一个是省钱,今年机收一亩得70块钱,人工收就得100来块钱。还有就是可以把玉米秸直接粉碎打到地里,直接给麦子当肥料。如今俺村收苞米基本都用机器,俺一个秋收下来可以挣个2万来块钱。”

  在即墨市七级镇,类似杜师傅的农机手还有不少。近年来,七级镇认真落实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购置先进农机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民实现致富增收。如今,该镇已有农机专业合作社4家,各类农机保有量1000余台,其中玉米收获机60余台。据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镇玉米机收率将达90%以上,农民基本可实现收玉米不用手掰。

  “上田”——走上水泥路

  最近,即墨市七级镇小欧村的吴老汉没事就到位于村子附近的道路硬化施工现场转转,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和向远方不断延伸的水泥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俺种了多半辈子地,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上田也能走上水泥路。”吴老汉乐呵呵地说道。同吴老汉一样高兴的,还有位于该镇的农业龙头企业浩丰公司的郑经理。该公司种植基地内,筑路工程也进行的热火朝天。“ 政府帮我们企业解决大问题了,以往,由于机耕路路况不好,一些大型农机无法使用,等路投入使用,我们生产效率能大大提高。”

  让吴老汉和郑经理津津乐道的筑路工程,是七级镇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的一部分。长期以来,由于部分区域,机耕路年久失修,导致无法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该镇有的放矢,将路域治理作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点,积极争取资金扶持。今年,该镇将硬化整修道路7万余米,同时实施2.2万亩节水灌溉工程,工程竣工后,将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为该区域村庄的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灌溉——用上智能卡

  “像浇地这种力气活,以往得两三个壮劳力才能中,如今,俺自己拿着卡到机井房往电表里一插,水就自动哗哗往地里淌!”谈及七级镇湍湾村的电气化节水灌溉工程,该村村民王大嫂就高兴地合不拢嘴。自从这种“电力灌溉、凭卡取水、出水管道直通田间”的全新灌溉方式在该村“闪亮登场”以来,就以其较以往浇地“省二分之一时间、省大半力气、省近三分之二费用”的特点受到群众热烈“追捧”,而以往那种自找水源、铺设软管、以柴油机为动力的陈旧灌溉方式则自觉“黯然退场”。不只在湍湾村,如今在七级镇越来越多的村民已开始享受到现代农业电气化工程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近年来,即墨市七级镇把实施现代农业电气化节水灌溉工程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在该镇5.5万亩肥沃的耕地上,奏响了雄浑的富民“交响曲”。目前,该镇已有2万余亩土地实现了电气化节水灌溉,在不久的将来,该镇将实现电气化全覆盖。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