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惠州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从会上获悉,2015年,全市10%的镇和村将打造成名镇名村。
去年6月,我市开始动员部署全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工作,11月出台《关于打造名镇名村示范村推进农村宜居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启动了2011年度的2个名镇和20个名村创建工作。随后,又发布了《惠州市名镇名村建设总体发展规划》,提出了5年内我市名镇名村示范村建设具体安排。
按规划,到2015年,全市50%的50户以上自然村要完成整治任务,30%的行政村创建成为新农村示范村,10%的镇村要打造成为名镇名村。自然村以整治农村垃圾、污水和畜禽污染为重点,综合治理农村环境卫生;行政村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为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每个县(区)打造1至2个名镇,每个乡镇打造1至2个名村,要充分挖掘当地产业发展、人文历史、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优势。
为创建名镇名村,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名镇名村分别按500万元和50万元奖补。各县(区)也安排了配套资金,最高的为博罗县,每年1000万元。
截至今年7月底,博罗县长宁、横河2个名镇和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等20个名村的建设规划已经编制完成,规划建设项目共411个,已完成296个,累计投入约4.3亿元。
名村素描
罗阳镇田牌村,走生态休闲路
村委会门前,一湾清澈的鱼塘,岸边垂柳依依;左边,是村里的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中心;对面的小山头上是桃园,今年刚栽下的鹰嘴桃已有1米多高;右边是一处农家乐休闲区。这里是田牌村中心区。
中心区并不是田牌村的全部,东部靠近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一带,将发展第三产业,几个生态休闲项目已经规划到位;南部发展香蕉、木瓜、玉米、蔬菜等城郊型农业种植;西部发展养鱼和柑橘、杨桃、鸡心黄皮等特色农业。
10年前,田牌村是革命老区,以水稻为主要产业。10年来,田牌村人埋头改变着山水,而名村建设加快了田牌村的发展。目前,这一距博罗县城6公里,距惠州市区20分钟车程的村,正在建设成为生态休闲名村。而环村5公里绿道的建设,将与特色农业中的水果采摘相得益彰,让来田牌村的游人能尝到名村甜果。
名镇名村群像
根据各自优势打造名镇名村
名镇名村建设将根据各自优势,名镇类别有特色旅游、生态山水、历史文化、特色工业等类型。名村有人文历史、乡村旅游、自然生态、特色工农业、基层建设和社会管理、民居风貌等类型。
惠城区三栋镇鹿颈村、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和仲恺高新区陈江街道分别以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邓演达、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等历史名人故居为题材,打造历史人文名镇名村。
博罗县以“大罗浮旅游圈”建设和罗浮山创建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着力将长宁镇打造为“罗浮门户、岭南名镇”,将横河镇打造为“罗浮后花园、生态旅游小镇”。
惠东县、龙门县分别依托巽寮湾和南昆山打造特色旅游名镇名村。仲恺高新区则将电子工业重镇陈江街道,在打造历史人文名镇的同时,着力打造电子工业名镇。
惠阳区平潭镇阳光村是农业部和广东省共建的新农村示范村,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示范点,将打造为现代农业产业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