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稳增长的自信来自哪儿?
中国GDP为何成全球关注的敏感数字
当今世界,能够引发全球关注的数字中,有一个最为引人注目,那就是中国每年的GDP增长率。
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全国两会上,这一数字毫无悬念地成为焦点之一。在李克强总理接受中外媒体采访的记者会上,获得宝贵提问机会的几家美国媒体和英国媒体记者,不约而同地向李克强总理表达了他们对同一个话题的关心和担忧:中国经济能否以及如何实现7.5%左右的增长目标。
伴随着这些关注的,是近两年来国际舆论对中国经济能否保持高速增长和稳增长的质疑以及“崩溃论”和硬着陆的“预言”。
GDP增长率,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快慢的全球通用指标。
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全球对中国GDP增长率的关注,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30年间,面对连续多年超过10%的两位数的GDP增长率,国际舆论给予惊艳般的关注和喝彩;第二阶段是自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主动大幅调低增速,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实现10.45%、9.3%的高速增长的大好形势下,出人意料地将GDP增速降至8%以下,即俗称的“破8”,国际舆论开始转为怀疑和质疑。
引发这一国际舆论转向的大背景,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大衰退,但中国当年却依然保持了9.63%的高速增长,被一些国际舆论誉为“一枝独秀”。从此,中国被寄予“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火车头”的厚望;中国的GDP增长率,似乎不再是中国自己的事,而是事关全球经济未来的大事。
中国经济的主动“破8”,似乎打破了西方舆论的惯性思维,他们悲观地表示,中国经济可能连7.5%的增速也无法实现,甚至预言中国经济增速在2013年只能实现3%~4%,出现可怕的“硬着陆”。
事实胜于雄辩。
2013年,中国实现GDP 7.7%的高增长,圆满完成了年初预设的“7.5%左右”的目标。
2014年,尽管面临着“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困难局面,但中国再次将经济增速确定为7.5%左右。
中国经济稳增长的信心从何而来?
实现“7.5%左右”的动力和保证
稳增长的五大潜能
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对2014年GDP增长率,作了全面的阐述说明,甚至答疑。
对于为何将2014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坦言,这是“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并“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从“需要”的角度看,对于中国这样的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报告还明确指出,7.5%左右的增速目标对于全局至关重要,因为“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既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又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耐心解释“7.5%左右”: “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现在我们全国每年要新增城镇劳动力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要给六七百万新增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留有一定的空间,所以要有合理的GDP增速。”
总理又直言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任务:“我们既要稳增长、保就业,又要防通胀、控风险,还要提质增效,治理污染,多重目标的实现需要找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这可以说是高难度的动作。”
同时,李总理坚定地表示:“我们有去年应对经济下行的经历,中国经济又有着巨大的潜能和韧性,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使今年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总理的信心从何而来?除了 “需要”,实现7. 5%的“可能”是什么?
2013年中国在应对经济下行中探索和积累了哪些创新实践和成功经验?中国经济蕴含了哪些巨大潜能和韧性?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就此广泛采访了来自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官员、企业家及著名学者等各界人士。各界对2014年7.5%左右的增速目标有着高度共识,并且充满信心。受访者普遍认为,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探索和实践,中国经济蕴藏了巨大的增长潜能;其中,改革红利、新一轮对外开放、内需拉动、新型城镇化、创新驱动等几个因素被普遍看好,被认为既是2014年实现GDP 7.5%左右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