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带着公婆改嫁的好儿媳,一个是11年助学贫困生的工商干部。在日前公布的5月“中国好人榜”上,相城区的林炳桂和周卫东,榜上有名,分别入选孝老爱亲典型和诚实守信典型。
□商报记者 林琳
丈夫去世留下年迈父母坚强女子带着公婆改嫁
在相城北桥,林炳桂带着公婆改嫁的事情几乎街知巷闻,得知她获得“中国好人”称号,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实至名归。
林炳桂是四川省汶川地区的一名羌族女子,从小失去母亲。如今她已在相城落户扎根。1987年,20岁的她来苏打工。同年底,经人介绍结识了石桥村村民华菊明,很快二人相恋结婚并生了个大胖小子。三间平房,一家三口,还住着公婆。陋室虽简,日子却也过得甜蜜。
1994年,病魔破坏了这个家的平静,华菊明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本就不宽裕的家,根本无力承受如此的打击。上有老,下有小,丈夫又身患重病,家庭的重担一下全落到了年仅27岁的林炳桂肩上。随后的日子,林炳桂每周要陪丈夫去北桥卫生院验血,每月要上苏州复查,风雨无阻。为养活一家老小,为替老公看病,林炳桂拼命打工赚钱。
但天不遂人愿,丈夫在和病魔抗争了七年之后,还是走了,临终时把父母托付给林炳桂照顾。
一瞬间,那支撑着林炳桂7年的精神支柱仿佛随着丈夫的离开也轰然倒塌。但看着儿子和一双老人,回想起丈夫临终的嘱托,林炳桂最终咬牙挺了过来,“丈夫走了,接下来的日子就让我替他过吧”。
邻居们都觉得她不可能再待在原来的三间平房里了,肯定要改嫁出门。就连公婆也对她说:“菊明走了,我们这个家不能再拖累你了,你找个好人家嫁了吧。”但林炳桂说什么都不从,坚持要替丈夫孝顺二老。
就这样到了2005年,离丈夫去世已有四年,乡邻又来说媒,却被林炳桂婉言拒绝了。邻居们知道她的想法后,纷纷劝说。公婆和林炳桂的儿子也劝她。在邻居与家人的多次劝说下,林炳桂最终和现在的老公,也就是李爱忠见面了。她开出的先决“条件”就是改嫁要带上公婆,否则就算了。林炳桂的孝顺,深深打动了李爱忠,他毅然决定眼前的女子就是他最好的选择,他要和林炳桂一起撑起这个残缺的家庭。
林炳桂和李爱忠结了婚。婚后,又添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两位老人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李爱忠也如亲生儿子一样照顾两位老人,天热买西瓜回来总是先送到老人嘴边,天冷先给老人加床被子……家里经济困难,李爱忠每天蹬着三轮在外面帮人拉货装卸,赚钱贴补家用。
在夫妻俩的努力和亲戚邻居的帮助下,2008年,小两口把原先的三间平房翻建成了楼房。林炳桂夫妻希望把公婆接过来享享福,却遭到二老的拒绝。于是,夫妻俩借了钱为公婆新建了两间小屋,还添置了抽水马桶、空调、电视机等。“我们这样的一个家,真没想到能有这一天,你看这小屋,有自来水,有抽水马桶,有空调,知足了,炳桂就是我的亲女儿。”婆婆说着说着,眼中泪光闪闪。
对林炳桂,邻居们都交口赞誉。村民李阿姨说,“菊明患病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炳桂年纪还很轻,吃不了苦,终归要走的,无论怎样,会苦了孩子。看看现在,我们都很佩服她”。
去年,林炳桂的儿子成家了,还给林炳桂添了个孙子,再过不久就要满月了。一家八口,四世同堂住在同一屋檐下,其乐融融。说起现在的生活,林炳桂直说幸福:“感觉像在做梦一样。”
农村女孩父母身患肾病相城好人助她一直读下去
因看到一段助学公益宣传,便开启了一段长达11年的助学之路。2003年至今,相城工商局开发区分局副分局长周卫东坚持资助一位名叫付惠敏的吉林农村女孩,从小学六年级到大学期间爱心不止,累计助学捐资5万多元。
去年7月底,付惠敏趁着暑假来苏谢恩时,她才得知,常年资助她的周叔叔其实并不富裕,他妻子失业在家,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靠他撑着。这一次的见面,也让周卫东捐资助学的事迹公之于众。
今年49岁的周卫东,是相城黄埭东桥西桥村人,1998年从部队转业回到苏州,成为苏州工商系统中的一员,凭着踏实肯干,晋升到了如今相城工商局开发区分局副分局长。周卫东的助学之路开始于2003年7月,他偶然在电视中看到吉林省妇联主席所做的助学公益宣传,一位因贫辍学的农村女孩进入了他的视线。通过吉林省妇联,周卫东得知,这位女孩叫付惠敏,12岁,是吉林省靖宇县三道湖镇人。父亲付玉晶因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母亲又是哑巴,全家人就靠付玉晶在镇上摆钟表摊的微薄收入以及5亩高粱地糊口,年收入不过几千元。当时正上小学的付惠敏又不幸患上了肾病,为了给她治病,全家人一贫如洗,成绩优异的小姑娘,不得不辍学。眼见付惠敏不得不辍学,周卫东立刻与当地妇联取得联系,指名要求帮助小付,一定要让孩子继续上学,并承诺只要孩子坚持读书,她能读到什么程度,他就帮到什么时候。就为了这个承诺,他义无返顾地坚持了11年。
周卫东家境并不富裕,1998年从部队转业回到苏州,成为苏州工商系统中的一员,他爱人下岗在家,家里还有一个与付惠敏年龄相仿的女儿,全家人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他的肩上。但那天当他看到那则助学公益宣传时,还是毫不犹豫地拨通了电视上留下的助学热线,只因他曾经也是一名寒门学子,内心深处对求学有一份特殊的情结。周卫东年幼时,家境贫寒,母亲身染重病,为了照顾母亲,他险些辍学,14岁时母亲不幸去世,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得以继续完成学业,高中毕业后他参军入伍,决定用一腔青春热血回报社会。他说,看到小付,就像看到年少时的自己,他只是想尽己所能帮助她,让她继续完成学业,不要因为贫苦而留下太多人生的遗憾。
付惠敏没有辜负周叔叔的期望,在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7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吉林省重点高中———靖宇中学,2010年她又顺利被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数学系录取,明年就将完成学业。这是个自强不息的女孩,前不久周卫东邀请付惠敏暑假到苏州做客,但她婉拒了,理由是要做家教打工赚钱,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毕业后能成为一名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