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消息:作为“80后”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津南区八里台镇的张淑珍自强自立,多年来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公婆婆,在当地传为佳话。日前,张淑珍被推选为全国孝亲敬老道德模范候选人。
2004年,张淑珍与刘家沟村的陈俊穆喜结良缘,婚后,她孝敬公婆,公婆也把她当做自己的女儿,邻居们常常看到媳妇挽着婆婆的手散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6年前,公公突然得了脑血栓住进医院,光手术费就花去十几万元。张淑珍拿出自己的工资卡,把里面所有的钱取出来交到婆婆手上,婆婆张明华说:
录音:儿媳妇在家,又得送孩子去幼儿园,还得上班,下了班还得上环湖医院,这孩子,原来倍儿胖,没这么瘦啊!
那年春节,家里只剩下200元钱。张淑珍偷偷地把自己的金戒指卖了,换回来大包小包的年货。后来,张淑珍的丈夫陈俊穆养货车赔了钱,家庭经济状况更加恶化。照顾二老的责任和巨大的经济重担压在这对小夫妻的肩上,而这时候,婆婆又住院了。张明华告诉记者:
录音:这闺女说,妈妈别怕花钱,没事儿,咱着钱不是在慢慢挣嘛。我们俩挣去,咱好维持这个家。
当时,27岁的张淑珍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除了协助丈夫打理生意外,自己还在附近的模具厂上班,用擦钢片、搬石膏赚来的钱贴补家用。每月发工资后,她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钱全部交给婆婆,而自己总是省吃俭用。张明华说:
录音:出门连双鞋都没有,穿我鞋,给我买的鞋一双又一双,你看她穿的衣裳,没超过50块钱的。
给我剪指甲,连脚趾甲都帮我剪了,闺女有时都。。,何况人家儿媳妇,就这个媳妇,瘫了这几年我不认识澡堂子,都是儿媳妇给我搓身子。
自从公公陈子良患病后,身边就不能离开人,而婆婆又患有糖尿病,也需要照顾。近6年来,张淑珍没回娘家住过一宿,一直为这个家奉献着。
录音:她这一早晨5点多起来,就得洗衣裳,洗完了,蒸饭,7点半就走,就着送孩子上学,然后自己上班,就我这样的家庭,这困境,早不跟着过了。我一说就想哭,对不起人家孩子。我说,下辈子,咱还做娘俩儿,不做婆媳,就做妈妈的闺女!
就这样,张淑珍每天屋里屋外的忙活,一天到晚没个时闲儿,可从没听她抱怨过半个累字。不善言辞的张淑珍说:
录音: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孝敬父母,因为我的家庭一直不富裕,不邀功我的付出,我老公也倍儿好,妈妈也倍儿好,我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了这么多年来的婆媳情。(记者李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