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卧床七年 女教师没请过一天假矿区乡村教师曹彦娥扮演着好妻子、好老师的双重角色
昨日,翟先生来电:家住矿区东王舍村、在贾庄学校任教的乡村女教师曹彦娥,七年如一日,悉心照顾半身不遂的丈夫,从未因家事向学校请过一次假。
本报记者 李洁夫 通讯员 马宇灵 马彦 调查:
2005年10月的一天,曹彦娥的丈夫突发脑出血住进了医院,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却瘫痪在床。看着病床上呻吟的丈夫,想到年幼的一双儿女,曹彦娥暗下决心,不管多苦多难也要和丈夫携手同行。
丈夫出院后,由于生活不能自理,每天天还没亮曹彦娥就要起来为瘫痪的丈夫洗脸、擦身、穿衣、喂饭,一切安排妥当后,再急匆匆地骑车赶往学校上课。除了早饭,余下的两顿饭曹彦娥也要亲自喂丈夫才放心。丈夫大小便失禁,曹彦娥就勤换勤洗勤给丈夫翻身,有时一天换洗四五次,使丈夫没长过一处褥疮。
为使丈夫尽快恢复肢体知觉,曹彦娥坚持每天帮他抬举腿和手臂上百次,甚至尝试用捏瓜子、转铁球、握筷子等方法锻炼丈夫手指的灵活度。她还从医学院毕业的女儿那里学习护理和疾病预防知识,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学会了针灸,每天为丈夫按摩和针灸。怕丈夫的营养跟不上,曹彦娥成了美食和养生专家,照着食谱变着花样给丈夫做饭。终于有一天奇迹出现,丈夫曾经连馒头都拿不住的左手稳稳地端起了饭碗,如今,他基本能够生活自理,没事儿还能到邻居家串个门、聊会儿天。
身为小学高级教师的曹彦娥,在贾庄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眼中,一直是一名众口相赞的好老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扎实认真”、“关爱学生”,是同事对她的评价。
2011年,曹彦娥担任两个平行班主学科数学教学,是满工作量。由于师资紧张,学校临时安排她多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和数学教学任务,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同时带三个班百余名学生,曹老师没有一句怨言。事后半年多,我才知道曹老师家里还有一个病人,而且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操持。”贾庄学校校长李二秀说,曹彦娥身上闪耀着崇高的师德光辉, 值得年轻老师们学习。
去年学校考虑曹彦娥的家庭情况,调整她担任幼儿班大班老师,并决定“十一”假期后派她到保定参加为期半月的幼儿教师转岗培训。可就在国庆节放假前一天,曹彦娥的丈夫旧病复发再次住进了医院。为了不放弃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曹彦娥在医院陪丈夫做完一个疗程的治疗,见病情得到控制后,安排女儿照顾丈夫,毅然踏上了北上的火车。培训回来后,她把学到的幼儿教学新理念、新方法因地制宜地运用到教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