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上午11时,金东区澧浦镇上屋村的施汝新听到门外传来电动车声,颤颤巍巍地挪到门口,迎接下班归来的妻子董桂香。尽管9年前的一场严重车祸,使他彻底丧失了劳动能力,智商也变得低于正常人。但他每天仍记得一件事,就是等自己的妻子回家,因为她是他今生最大的依靠。
天降横祸,丈夫被撞丧失劳动能力
1999年,42岁的董桂香和44岁的施汝新在朋友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因为两人都有过丧偶经历,所以彼此很珍惜来之不易的家庭生活。那段时间,董桂香像个幸福的小女人,天天被施汝新宠着,不用洗衣服,不用做饭,所有的家务活,都被施汝新揽下了。
天有不测风云。5年后的一个清晨,施汝新骑自行车从村里赶往金华市区上班,途经金义东公路时,被一辆疾驶而来的出租车从斑马线上撞飞20余米,当场昏迷不醒。“医生说,他的手、脚,还有脊椎上的骨头都被撞断了,已经基本没有救活的希望。”但董桂香始终抱着一线希望,在心里无数次默念着丈夫的名字,希望他能挺过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危险期,施汝新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因为脑部留有血块,且全身骨头断裂太严重,施汝新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就连智商也低于常人。只能终日躺在床上,要人服侍。
没领结婚证,仍不离不弃
那时,施汝新母亲最担心的是,董桂香会不会丢下几成废人的“丈夫”不管。虽然他们在一起已经生活了5年,但一直没领过结婚证。从法律上讲,董桂香并没有照顾施汝新的义务。董桂香认为,既然当初已经决定要嫁给施汝新,不管他今后变成怎样,她都会照顾他一辈子。她还给婆婆吃下一颗定心丸,等施汝新出院后,两人就去登记。
刚开始的日子,看着施汝新躺在病床上,无法说话,无法吃东西,一个身高166厘米的大男人,瘦到连35公斤都不到,董桂香难受得经常以泪洗面。她坚持每天守在施汝新的病床前,帮他擦身、按摩关节,跟他唠叨两个人以前的事情。她希望丈夫有一天,能重新站起来,能想起他们美好的过去。慢慢地,施汝新认出了眼前这个每天陪着他的人,就是自己的妻子。虽然他仍旧不能说话,但每天醒来,他都会笑呵呵地看着董桂香为自己做这做那。
在董桂香的悉心照料下,施汝新恢复得很快。到第6个月时,竟已能在别人的搀扶下,慢慢挪着走路。这让董桂香喜出望外。那段时间里,一个瘦弱的女子,每天扶着“丈夫”在病房里外慢慢挪着,成了当时医院里最温馨的画面。
9年坚守,像男人一样挑起家中重担
6个月后,施汝新出院了,董桂香和他领了结婚证。她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兑现照顾丈夫一辈子的承诺。
因为给施汝新治病,家中已经一贫如洗,董桂香挑起了赚钱养家的重担。为了方便照顾丈夫,她找工作首先考虑的,不是工资多少,工作环境好坏,而是离家近不近。她目前所在的五金厂,其中一项工作是一天修补300~400个汽车零配件,每个都有7公斤重,拎在手里反复查看哪里有破缺,时间久了,可能小伙子都有些吃不消。但董桂香硬是坚持了下来,她图这个厂离她家近,骑电动车只要五六分钟,万一丈夫有什么事,她能及时赶回去。
一晃9年过去了。9年来,董桂香习惯了每天5点钟不到就起床,给丈夫做好早饭,照料他吃完再匆匆出门,像个男人一样独自扛起家中的重担。下班后,又忙着给他洗澡擦身,陪他聊天。记者问她累不累,她回答,当然累,有时候半夜都会偷偷掉眼泪。曾经有人(包括女儿)劝她别干了,但她舍不得把丈夫一个人丢下,都拒绝了。
这些年来,她最大的满足,就是每天回家能看到丈夫温暖的笑容,也看到他学会了自己用电饭煲、自己吃饭,一点点在进步。“我不奢求他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但只要他能开心地活一辈子,我做什么都值了。”
如今,年过五旬的施汝新虽然走起路来很艰难,左手的四根手指也只能蜷缩着,但脸上永远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体重也超过了70公斤。看得出,在董桂香的照料下,这些年,他过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