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市区东门社区土地巷14号的黄乌贝阿婆因中风,右手右脚完全失去知觉,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媳妇黄招治对她不离不弃,精心伺候了19年。
去年,黄阿婆去世,享年87岁。而此前,劳累过度的黄招治查出患有乳腺癌,做完手术的她不顾自己身体虚弱,一日三餐、梳洗打扮,一项都没落下。
黄阿婆临终之际,因顾虑家境艰难,认为自己拖累媳妇太久,久久不愿说出希望“做功德”的遗愿。心有灵犀的黄招治,主动提出竭尽所能满足她的心愿后,黄阿婆安心地走了。
最好的药和照顾
挽回黄阿婆的命
7月4日下午,由黄招治的堂嫂王秀敏带路,我们来到土地巷黄招治的家。两房一厅的翻建房子,不算大,却很整洁。黄阿婆生前住在一楼的房间,干净的地板上,床、柜有序地摆放。“别的老人房间或多或少有股怪味,但她婆婆生前所住的房间,却一点怪味都没有,干净整洁得让人惊讶!”王秀敏说。
19年前的一天,黄阿婆突患中风,被送到泉州市第一医院住了40多天,其中有16天是戴着氧气罩挺过来的。当时有人觉得黄阿婆应该不行了,但黄招治和丈夫始终坚信黄阿婆会挺住,用最好的药和最好的照顾换回了黄阿婆的命。
病后的黄阿婆右手右脚都瘫痪了,吃饭穿衣都要儿子媳妇伺候。为了让老人的身体保持干净舒适,黄招治每隔一两天就给老人家洗个头;洗澡要扶到卫生间里,让老人坐在大板凳上,从头到脚冲一下,再用大毛巾擦干;床垫一周翻个面,两周就得换,床上才能保持清洁……
东拼西凑筹钱
为老人买电视解闷
原来,黄阿婆有五个儿女,大儿子过世后,她的饮食起居全由媳妇黄招治照顾。
伺候婆婆19年,黄招治很少有怨言,她说主要是心疼婆婆:“别的老人都可以四处散心,她却只能待在家里。”
婆婆出院后只能躺在床上,整天无所事事不利身体康复。当时家里并不宽裕,黄招治每月工资只有200多元,但她还是拿出仅有的几百元积蓄,又向亲戚朋友借了些钱,买了一台1900多元的电视机,给老人解闷。“电视上经常播放闽南戏曲,老人会想戏里的台词、情节,这样可以锻炼脑力。”黄招治指着婆婆用过的电视机说。
早些年,黄阿婆还能扶拐杖慢步走,黄招治就会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出门看戏。听说哪个庙里有戏,黄招治就早早伺候婆婆吃完饭,七点开场的戏,阿婆五点就出门,由家里人轮流护送着慢慢踱步到戏场。看完戏已是晚上十一二点,黄招治再和家人到戏场背婆婆回家。
黄招治说,尽管家境并不宽裕,但平日里婆婆想要什么,家人都会想办法给她,虽然伙食没有山珍海味,但大家吃什么她就吃什么,绝不会让她饿着。
婆婆绝食不拖累媳妇
媳妇苦劝盼多尽孝
十几年前,黄招治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去年,她又查出患有乳腺癌,无奈之下只能住院化疗,并于去年农历五月动手术。这样一来,照顾黄阿婆的担子落在黄招治的儿媳妇施淑燕身上。
“那两个月,儿媳妇既要送饭到医院给我,又要喂她奶奶,但她做得很好,从未抱怨。”病痛中的黄招治,住院仍惦念着婆婆的饮食起居,每天儿媳妇到医院,她都要过问婆婆的情况。
手术完,黄招治很快便回家。此时的黄阿婆已不能翻身,躺在床上,饭也吃不了几口。黄招治一看急了,婆婆不能咀嚼,她就把饭捣烂了再喂,三餐伺候床边,每天给她擦洗身体。黄阿婆大便时,稍不留神,便盆倒得满屋子都是,黄招治每次都是捏着鼻子清理干净。
“她说自己已经很有福气了,说知道我生病不想拖累我……”那段时间,黄阿婆不吃饭不喝水,即便请来医生,她也不愿吊瓶、吃药。黄招治就一直在床头劝她不要想太多,告诉她“我们相伴这么多年,感情很深,你要好起来,让我多尽几年孝”。
弥留之际好言送终
举债办好丧礼
黄阿婆最终没能好起来。临终,她拉着儿媳妇黄招治的手,久久地,一句话都说不出口。这么多年的相依相偎让这对婆媳早已心意相连,黄招治看到婆婆有难言之隐,心中也猜到了八九分。
“你有什么顾虑都说给我听”,黄招治轻声问,黄阿婆却不做声;“不用担心,我会竭尽所能按礼节给你‘做功德’的”,此话一出,黄阿婆才露出笑容,缓缓说“这样,我很欢喜……”
黄阿婆安心地走了,丧礼由黄招治亲自操办。这些年来接二连三的不如意,让这个本已不宽裕的家,此时更显窘迫,但黄招治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按照泉州民俗丧礼,送婆婆最后一程。她四处借钱为婆婆办好丧礼,兑现自己对婆婆许下的诺言。
站在婆婆的遗像前,黄招治说,“老人在的时候要好好待她,现在走了,想见也见不到。”她的孝心,连大姐(黄招治丈夫的姐姐)郑秀英都自叹不如:“本该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来行孝,弟媳却帮我们都做了!我要感谢她!”她的孝行,感动了厝边头尾,邻居纷纷夸她是“找不到的好媳妇”。
谈到19年来对婆婆的照顾,黄招治的想法很朴实:“这是责任,孝顺公婆是天经地义的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要给后辈做出榜样,这样晚辈也会孝敬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