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首页
招聘求职
村官注册
新闻资讯
二手市场
农村金融
村官动态
求财问计
和谐村庄
农村风俗
献计本站
推广策划
土特产商城
农村风俗
>>
农村风俗
>>
旧日农村
>>正文
让旧日的城市自我生长
2012-2-28
让旧日的城市自我生长
中国正在以目不暇接的速度跑步进入后现代消费社会,然而其进入的速度过快,使得这个曾数千年处在古老农耕社会的国家的面貌在这一进程中被撕扯得支离破碎。夹杂其中的,仍有无数个古镇、古城和古老街区,他们祥和古老的气息在全球化的后工业社会浪潮中应当如何存续下去,我想,这是所有从事建筑设计的人们应当思考的问题,并以积极的行动给出解答。
城市中的历史街区
消费主义的大都市处于商品极度繁荣与精神世界相对贫瘠的矛盾之中。各种新的都市症结一再困扰着人们。要解决这些症结有许多种可能的方法,我觉得,城市本身从过去继承下来的历史街区可能是缓和这些都市症结的一剂良方。历史街区不仅在物质形态上保留了过去时代的特征和性质,而且精神形式上也秉承了古老文明的某些本质——而这些本质如果能够经过历史的洗礼保留至今,恰恰证明其带有某种永恒性。如果这个地区还恰巧位于城市中心,可以成为城市人生活工作行为的必经之路,其意义就更大。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历史街区的改造的时候,我们的视野已经拓展到了整座城市的范围。
市民塑造城市,城市反过来也塑造着市民。拥有一个或数个历史街区的城市与只拥有现代化高楼大厦的新城是截然不同的。生活、工作、行走在老城厢的这片区域,给市民心理和精神状态所带来的益处将是长久和深远的。
许多西方国家在一开始在旧城改造的问题上也曾走过弯路,也曾大片移平老建筑,赶走原住民,但后来他们意识到,如果只保留几个单独的历史景点,而将成片的历史街区随意拆除,是一种本末倒置——后者的文化价值显然更高,因为它还是活的。到现在为止,一种成熟的旧城、旧区改造思路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在面对这个问题时的惯例:保留街区原先的居住和商业形态。不仅保留建筑和街道的物质形态,也保留其历史人文内涵。这使得一大批上了年纪的老城,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上海老城厢,此刻依然留存着无数清末民初风格的民居、宅院、石库门、商铺、寺庙、教堂、花园、集市,和后来仿佛从原有建筑里长出来的零乱搭建构成了一座蕴含历史感的迷宫。它此刻依然容纳着大量的居民和商业,自成一个完整的小社会。我想以这个区域为例,谈谈历史街区改造的一些设想。
老城现状
今日的人民路与新华路这两条道路合围的椭圆形地块大致就是上海老城的所在地,在这块区域内,我们会看到许多清末民初风格的民居、宅院、石库门、商铺、寺庙、教堂、花园、集市,和后来仿佛从原有建筑里长出来的零乱搭建构成了一座蕴含历史感的迷宫。它此刻依然容纳着大量的居民和小商业,自成一个完整的小社会。如果算上周边沿江的老码头区域,占地约4平方公里,这片具有历史意义的商业及居住区,如同中国尚存的许许多多古城和古镇一样,既精美又陈旧,它们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缝隙间存活,并逐渐被遗弃在时代的后面。
同时,这一地区又是上海居民,尤其是久居上海的老居民所喜闻乐见的地块:富有亲和力的小商品业态、各行各业的百年老店(餐饮、服装、百货、家居用品、古玩字画、生活服务等等)——该地区的商业形态是经历了久远历史所缓慢累积和发展而成的,其中的人文内涵是与这片老城区的建筑形态和路网共生共存的。
在当前中国语境中的“旧城改造”是一个让人感到困惑的词语,因为那往往演变成了在商业利益主宰下、大兴仿古建筑的破坏行为。从北京的四合院改造到上海石库门,此类仅保留老建筑空壳的媚俗化案例比比皆是……
老屋在高楼的逼迫下感到压力很大
这样的生活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一定要拆毁它呢?
我的设想是,不妨对老城厢采取较为缓慢的改造方式,一小块一小块进行,甚至逐栋逐栋地进行,尽可能避免大规模迁出居民,也不能大规模拆除旧屋,可以借鉴日本小住宅改造的丰富经验,并采纳欧洲各国老城保护的模式:官方适当补贴资助居民,并使其根据自己居住、商业的需求进行改造。
设计力量
大可招募有意愿参加这一项目的青年建筑师作为该地块改造的主要设计力量,甚至高校建筑系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也可参与进来(因为设计费相对比较低……)。由TJ成立项目组总体规划,担当顾问,进行逐户改造和渐进式改造。别说珍贵的老建筑,即使是后来的居民自行加建、改建的部分,或许也正是居民生活最迫切需要的所在,在改造时应该予以尊重,并且这或许就是改造的一个最恰如其分的出发点。
在设计方面,不必限定某种特定的建筑风格,不必拘泥在古建筑(仿古建筑)这一范围。一味地复制古建筑绝非城市进化的适合之路。完全可以允许建筑师在建筑风格和形态上进行多种方向的探索,就是说,只要在精神上与原有的优秀古建筑一脉相承,在形式、材质、尺度、体量的配合上相得益彰,就是好的改造设计。甚至可以通过现代、后现代手法与老建筑对比强化彼此的特征。另外,因为要保留老城建筑而无视居民的生活条件,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应当尽可能地实现建筑内部的现代化。保留旧事物和适应新环境之间的平衡的确是个难题。但正因为困难,也更能考验建筑师的智慧和能力,或许优秀的建筑人才,可以在新旧之间,找到种种恰如其分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改造过程一定旷日持久,或许持续10年,无法见到立竿见影的GDP,但是很值。在这一过程当中,本市著名报刊如X民晚报,X方早报不妨辟一专栏,定期报道其中优秀的改造案例,给其中的优秀建筑师作专访。在市民(不单单是老城厢的居民)当中引起广泛的关注,使所有人都来爱护自己城市的遗产。
经费从哪里来?
对旧城改造给予财政补贴是西方城市的共性。意大利政府近年来平均每年的遗产保护经费约为40亿至45亿欧元。纽约市政府充分发动老城区的居民自发修复和改造自己的房屋建筑,结合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共同维持着历史街区的面貌。纽约利用公众住房基金改善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护古建筑。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居住其中的90%以上的旧住户必须留下来,居住在社区里的低收入家庭的租金不能超过其家庭收入的12%——18%,并为“社区企业家”项目专门出台了“全市旧房建设优惠贷款”政策,严格规定只要那些位于被改造社区,且活动大多数集中在本社区的企业,以及本区家庭作坊等才有资格优先获得这种财政支持。
本市财政富可敌国,如果能放过这区区4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踏踏实实地运用人的智慧把历史脉络延续下去,一定能惠泽长久。这片地区的整体保留式改造,囊括小商业、茶楼、饭馆、集市、寺庙、会馆、名人宅第、园林的整片历史风貌区一定比一个孤立的城隍庙景点更有说服力,更能赢得游客和市民的赞赏。而蛛网般的道路,提供了其它整齐划一的城市街道所不具备的趣味性,更能增添其魄力。(熟悉欧洲的人想必知道,威尼斯的街道极易迷路)。即使不从旅游业的角度,也应该妥善改建——无论有没有客人来访,自己家的遗产总应该珍重对待。
小路网的交通模式:
在老城厢随处可见这样的路名:芦席街、漕沧街、赖义码头街、西钩玉弄、竹行码头街、花衣街、蔑竹弄、巡道街、引线弄、大夫坊、面筋弄等,均以行业名称或富家大宅为名。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这些路名本身就带有历史感。上文说到,该地区现有的路网错综复杂,盘绕相连,大多为介于里弄和道路之间的狭窄道路。除了已经拓宽为主干道的方浜中路,河南南路和复兴中路外,在改造中应该尽可能保留这一独特路网。
许多城市热衷于兴建快速路、主干路,而对次干路,特别是自行车、步行交通系统重视不够,导致主干路负荷过重、交通拥塞,加重城市负担。在歌本哈根旧城为例,旧城步行区并没有因为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改变而脱离于城市之外。反倒因为交通速度降低,与穿越旧城的瑟地哈温海峡以及克里斯蒂安堡宫等传统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并涌现出更加多样性的城市生活公共空间,使旧城更具活力。
在此,我们讨论历史街区的改造,但其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街区本身,它更可能带给我们一种对待城市的崭新态度。最后我想用凯文•林奇著名的《城市意象》一书中的一段话来结尾:“环境中的神秘、离奇和惊喜有其一定的价值,我们中的许多人喜欢波士顿的汉考克大厦。它周围那些弯弯曲曲的街道也有特别的魅力……观察者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应该充当能动的角色,在形成意象的过程中有创造性的成分,应该能够依需要去改换意象……我们追寻的并不是最终结果,而是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发展的秩序。”
完整形态的老城
[发表/查看评论]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豆瓣
0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
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
漫画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