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政府规划了10个“惠民工程”,其中天然气入户工程被列为之首。但就是这样一个上上下下关注的工程,开工仅一年便停工了,而且,这一停就是6年。已经交了2880元钱的2000多户居民用不上气,400多农民工400多万元工资被拖欠。
“每年过年时心里都很难受,有家不能回。”李文江一说起讨薪事就想哭。算上今年春节,他已经6年不敢回家过年了。他为了干这个活儿,2007年从江苏老家带46人不远千里来到阿左旗,没想到工程干到2008年4月便彻底停工了。46人近一年辛劳挣下的76万元工资被拖延至今。他说,近几年找他的人几乎都是为了要钱。与李文江同样遭遇的、来自宁夏贺兰县施工队的35名农民工更痛苦,他们不仅被拖欠65万元,他们的“队长”刘学军因为尿毒症,正在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刘学军家里能卖的财产几乎都卖了,除了垫付一部分工资外,都用来看病了。连续的透析治疗,他不知道还能支撑多久。据了解,该工程参与施工的农民工来自4个省市达400多人。由于该工程的突然停工,目前已经形成了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三角型”拖欠格局。
原本指望2013年春节前能够解决工资,但这个希望又落了空。6月末的一天,当记者再次见到留守的农民工时,发现工资的问题依然在等待中。
天然气工程,想说爱你不容易
记者2012年底来到阿左旗采访时,看到该旗6年前发布的几份文件,很让人振奋和感慨。我们不妨再罗列出来,便可以感受到该旗当时对上天然气项目的热度。
一,2006年9月21日,(阿左政函发<2006>29号)“关于向中国石油请求解决天然气供应问题(当时国家规划中的一条天然气输送管道正好从阿左旗所在地巴彦浩特通过)”。二,在“请求”之前的5月16日,该旗发展和改革局已经正式批复宁夏兰星公司开发建设天然气项目的申请立项(阿左发改发<2006>64号)。三,7月3日,旗委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阿左党办发<2006>83号),“引气入巴”项目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四,2007年11月7日,旗政府专门对兰星公司阿左旗分公司下文(阿左政发<2007>257号),“关于天然气工程建设、初装费及销售价格的通知”。五,2007年11月22日,阿拉善盟安监局(阿安监函字<2007>62号)文,对阿左旗兰星天然气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条件的评审通过。六,盟工商局(阿工商函字<2008>93号)文,对兰星公司民用天然气价格及入户安装工程费收费标准的批复。除此,盟旗两级的公安消防及建设等相关部门对阿左旗兰星公司都有批复和准予开工的函告。
据了解,这项工程的开工,在当地曾经轰动一时。不仅被当作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几路施工企业也纷纷参与竞争。宁夏兰星公司阿左旗分公司经过激烈竞争,终于成为了施工者,谁想到这个曾经让公司欢心鼓舞的工程却成了一块心病。施工期间,政府没有投入一分钱,为了干好该工程,兰星阿左旗分公司先后筹资2600多万元投入施工中,和农民工一样,从此该公司也踏上了漫漫的“讨薪”路。
至今,该旗的一些干部说起这个项目,依然感到遗憾和留恋。对阿左旗所在地巴彦浩特(也是阿拉善盟所在地)部分市民来讲,让天然气入户,这个多年的梦想还在梦想中。为了这个梦想能早日实现,当初几个住宅小区大约2000多户居民每户还提前交纳了2880元钱的天然气初装费等费用,其中还有一个政府住宅小区。该旗政府法制办周副主任说(当时的建设方代表之一),为了工程的进度和顺利施工,涉及的几个小区每个小区为兰星公司预付了30万元。可以说,到现在,因为此事发愁的已经不仅仅是施工方和农民工了。
今年,政府为了解决这个“烂尾”工程,又计划引进一个企业来施工,但由于这家企业要求居民每户再交纳2000多元的初装费遭拒绝,工程又一次搁浅了。健康小区部分住户对记者说,其实管道已经进了家,突然停工,才使他们的盼望成为梦想。
是谁停止了工程?谁又来为停工的工程负责?
兰星公司对记者说,为了拿下这个工程,他们跑了一年多,施工了不到一年。2008年4月24日,公司接到旗建设局的停工通知,通知中针对公司要求大致是:截至2008年4月20日已完工工程总量80%的区域(管道施工)须重新申请建设管理部门核定工程量后,经批准后方可按要求完成工程量,否则不予动工。
据施工方介绍,该工程建设范围除了盟旗所在地外,还涉及旗主要苏木镇。建设内容有管线及后防设施、门站及CNG站等。总投资5500万元,由兰星公司先自筹解决。从施工开始到停工,项目已完成20公里小区庭院管道和2公里城市中压管道铺设,储气站、营业房和储气池全部完工,相关设备全部到达现场,已具备安装条件。已完成4个小区2000多户的天然气入户工程,并具备供气条件。两个小区地埋管道已完成,涉及用户1200多户。此外,还完成了40多个小区的工程调查,图纸已由设计部门完成。
老百姓这样热盼的工程为什么突然停工呢?当时旗里相关部门和旗主要领导给兰星公司的答复是盟(行署)里让停的。需要补办手续,具体是什么手续,一直没有明确。
记者两次采访都没有见到“很忙”的旗领导,而且所接触的干部都不愿意谈及此事,似乎都在回避着什么。记者到盟里采访时,盟委宣传部王副部长对此说了他的两个“观点”:一是现在这样经济的环境下,拖欠农民工工资很正常。再说又不是光我们这里欠,全国哪儿不欠。二是儿子犯罪跟老子有什么关系。你们应该找旗里,他们才是法律主体。
阿左旗有关参与建设部门给记者的答复是,由于他们(指兰星公司)在施工中乱收费和擅自超范围施工及工程不规范,再加上该公司手里没(天然)气源等原因,旗里才决定让兰星退出,而计划引进中石油等专业性强的大公司来接替兰星。前面提到的周副主任特别说,兰星公司在阿盟的所有施工都属于违法,他们的行为与政府无任何关系。
记者在第二次采访中,一些官员,包括盟里的官员虽然嘴上说不了解该工程,但又对一个问题异口同声,他们(指兰星公司)听说是骗子。而兰星公司认为,政府这样做,除了不讲信誉,更是不公平。既然说我们是骗子,这么长时间了,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嘛。因为已经垫出了那么多的工程费,为了不与政府闹僵,兰星公司始终保持克制态度。
6年的时间过去,工程就这样停着。已经过去6年了,风吹雨淋,许多设备和材料已经无法再使用。
如今,该旗领导“走马灯”般已经换了3任,谁也不想再去触摸这个烫手的“山芋”。也许谁也没有想到,如此下去,可能积攒的问题和矛盾会更多,更难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