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和谐村庄 >>和谐村庄 >> 情在农村 >>正文
大学生村官胡一茂踏实做事赢得苗族群众信任
2013-6-4
“过去,因为语言不通有戒心,害怕被欺负,村民都不愿意和汉族人来往。”50多岁的王卡村苗族支书王元平说,“如今我们的村主任就是个外来的汉族大学生,他和我们苗家人亲着呢。”
  在山寨里见到王卡村村民委员会主任胡一茂,和他一起去看硬化的连户水泥路,走家串户,看得出这个30来岁的年轻人和村民们很亲近。刚刚把危房改造成两层小楼的苗族村民王前环很开心,用生硬的汉语对记者说:“这个大学生村官修路时和大家一起抬沙子、扛水泥。”60岁的王天和说:“他为我们苗家人做了很多事。”
  2007年大学毕业时,胡一茂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河北来到贵州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王卡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
  王卡村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高坪镇的大山深处,这里山高路远,缺水少田,全村2400多人,除外来的一户外全是苗族。由于所在位置海拔高,仅能种植包谷、生姜等为数不多的农作物,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一直没有甩掉省级一类贫困村的帽子。
  刚到王卡,当地群众的贫困状况令胡一茂震惊。深入到每一个寨子,在“翻译”的帮助下与村民拉家常,胡一茂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为善良朴实的乡亲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王卡村“两委”中,胡一茂文化程度最高,思想也最活泛。村干部们一起制订工作计划,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农增收,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掘、传承苗族文化等,大家都愿意听小胡的想法。
  为了修通3公里的通村公路,他们争取到了“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随即又进行1.8公里连户路面硬化。村民们不会办农村危房改造手续,小胡就挨家挨户了解情况,然后带着村民去镇里申报。有一年大旱,村里筹集3000元钱焊了个大水箱,小胡和村干部每天开着拖拉机到5公里外拉水,一趟来回两个多小时,持续两个多月,直到旱情结束,没有让一户群众断水。此后,上级拨给王卡村3万多公斤救济粮,粮食怎么分发?胡一茂和村干部以及6个村民组长商量后,首次对村民受灾情况和救济粮分配计划进行公示,做到了分粮零争吵、零争议…… 
  小胡能做事,办事公道,点点滴滴,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10年12月基层换届选举,通过海选,胡一茂当选王卡村委会主任。这是当地苗族群众首次接纳外来人做他们的领头人,打破了千百年来的惯例。
  群众的信任是肩头更重的责任。为了调整种植结构,胡一茂带领村民成立专业合作社,把当地优质生姜生产列为重点。由于群众心里没底,持观望态度,胡一茂下决心贷款5万元,租用10余亩土地做示范。同样的一亩地,过去种玉米只有几百元收入,种优质生姜收入达到七八千元,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胡一茂与村干部主动将种子、肥料借给村民,收获后村民用生姜折算还给村干部。2011年,王卡全村种植优质生姜200多亩,2012年增加到800多亩,仅种植生姜,当年全村人均收入就增加了950元。
  近年来,王卡村100多户村民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全村500多户村民中已有200多户盖起了漂亮的新房,修通了所有的通组公路,每家每户连户道路用水泥硬化,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苗族村民兰有英说:“过去常年穿雨鞋,走路时满身是泥。现在每家每户都修了水泥路,很好走,蜡染裙子也干净了。”
  “年轻的外来村官,用他的真情在我们苗汉同胞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王元平说,从经济状况到村子外貌到村民思想,近年来变化都很大,“现在,村里人都交了很多邻近村寨的汉族朋友,赶场时和汉族兄弟主动搭伴交流,愿意说心里话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大学生村官网” 原文链接:http://www.54cunguan.cn/gz/fengcai/2013/0522/39590.html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