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上午,虽值麦收时节,但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万全村党员大会现场却热闹非凡。全村54名党员齐聚一堂,正在选举村党支部书记。
候选人有2位,一位是周健,一位是王开宇。经过现场投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周健47票,王开宇3票。
“周健高票当选,这在预料之中。”88岁的老党员宋其忠说。
事出有因。原来,早在1个月前,万全村的党员已经和周健“较量”过。当时,经历竞职演说、群众提问、无领导小组讨论、民主测评等环节,周健被梅花镇党委任命为“后备书记”。
啥叫“后备书记”?泗洪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卫华告诉笔者,泗洪县307个村(居),有近30个村(居)无党组织书记或由他人兼任,50岁以上的占据近半,连续任村支书时间超过9年的近百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88人。为破解这个难题,泗洪县从今年4月初开始,以换届选举重点难点村为突破口,面向全县公开选拔60名“后备书记”。共有452人报名,其中跨村报名166人,跨乡镇报名29人,外出务工经商回乡报名216人。
经历竞职演说、群众提问、无领导小组讨论、民主测评、组织考核等环节后,最终当选的60名“后备书记”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35人,平均年龄38.6岁,拥有创业项目的达41人。
“后备书记”是啥身份?杨卫华介绍说,当选村“后备书记”后,有1至2个月的备用期。这段时间内,主要是让“后备书记”和党员群众充分磨合,并适时令其主持村“两委”工作。对备用期满、考核优秀、群众认可的“后备书记”,由组织提名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参加换届选举。
当选“后备书记”后,工作的艰辛其实才开始。
周健当选万全村“后备书记”后,帮村里收回机灌站、新打1口井、流转200余亩土地;陈亮当选从庄村“后备书记”后,发现从庄村西瓜种植因较为零散、缺乏品牌导致竞争力低下,于是充分利用顺山集遗址的文化价值,牵头成立梅花镇“顺山集”西瓜种植专业合作社,抢注“顺山集”农产品商标,并主动与几家大型超市联系签订供销合同。瓜还是那只瓜,可摇身一变,却成为市场“新宠”。
放权给群众,群众自然格外珍惜。某村老支部书记离开岗位之前,推荐王某作为村支书候选人。但是,选举结果令人“大跌眼镜”,54名参选党员,投王某赞成票的只有3人,投不赞成票的多达37人。“书记能力、素质怎么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产、生活,我们必须要关注。按理说,我和王某还沾亲带故呢。但我知道他能力有限,根本不能胜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一名参加投票的党员直言不讳。
既然是提名选举,如果工作没有取得成效,没有达到群众预期的目标,换届选举时,群众肯定不会再投他的票。“后备书记”存在落选风险。为此,乡镇把已经过关斩将但落选的“后备书记”们纳入村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跟踪培养,对考察优秀的人员优先推荐参加村“两委”换届选举,择优推荐岗位,让其再次接受群众筛选。
即使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后备书记”们的任职前景依然掌握在群众手里。乡镇把书记履职承诺挂在公开栏内,适时接受群众监督。每季度考核一次,群众满意率低于60%予以诫勉谈话,连续两个季度群众满意率低于60%予以组织处理。“村党支部书记选拔,经历两道关,不容易看走眼,更有把握选出名副其实的能人来。”界集镇党员崔爱民说。
泗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德鹏介绍说,“公开选拔、分层备用”,真正让“后备书记”带着压力、带着责任、带着对群众的真挚感情上岗,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党员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力,有利于让换届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前暴露、及时解决,确保换届期间,村党支部班子不乱、人心不散、平稳过渡,实现积极稳妥换届。同时该县还把选拔“后备书记”工作,写进县委有关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文件,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加以规范,为“升级版”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学者郑家昊认为,泗洪县村党支部换届“后备书记”先行的尝试,是对当下中国社会乡村治道变革的积极回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与实践性。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体验期”的设置,能够有效促进村民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并遏制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贿选拉票等因素的干扰。泗洪县设置“后备书记”的尝试,无疑是一种积极探索。同时,还应跟进考察体验期结束后的村党支部干部工作,实现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合法性、公正性与可持续性。许昌亮 王春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