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网

新农村网

土特商城 >>土特商城 >> 特产文化 >>正文
泉州民间传统手工艺——木偶头雕刻
2012-6-1

  “喜怒哀乐一台戏,寸木窥人生百态。”这是木偶表演的精彩缩影。福建泉州素称“木偶之城”,其木偶艺术表演精彩、细腻、传神、逼真,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誉满中外。在木偶制作方面,也不乏能工巧匠。惠安县张坂镇门头村的苏碰辉就是这样一位木偶雕刻能手,其作品曾得到台湾“小西园”木偶剧团执行团长许国良和泉州已故著名提线木偶大师黄奕缺的精心指导。

木偶头雕刻

木偶头雕刻

  按照片刻真人头像

  除了传统造型的木偶雕刻得好,苏碰辉还可以只根据照片就雕刻出惟妙惟肖的真人头像。

  2006年9月28日,《星光大道走进惠安——海峡西岸惠女情》在惠安演出。演出之前,为了使节目更具地方特色,导演请苏碰辉为主持人毕福剑和特邀主持人曹颖两个人做木偶。经过几天的精雕细刻,在那天的晚会上,他制作的“毕福剑”身着关公服饰,“曹颖”身着貂蝉服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真人的外貌和表情,引来在场观众的阵阵笑声和掌声。

  这事也让苏碰辉有了很大的启发,他认为,木偶不单单只是为木偶戏剧服务,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从过去的剪影到现代的电动木偶,可以看出,艺术都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所以他已研发出30多件新产品,如“变脸”、“太阳神”、“十二生肖”等系列,把木偶产品市场化,进一步在普通市民中普及推广木偶文化。

  雕刻世家与木偶结缘

  中国木偶分有多个种类和流派,泉州所属地区为南派,这里木偶的形象多数以南方人为蓝本,化妆、头饰、服装都区别于北派,更贴近南方人的生活,具有本土的特色。泉州主要有提线木偶戏(悬丝傀儡)和布袋木偶(掌中木偶)两种,苏碰辉的作品也主要是这两类。

  苏碰辉会跟木偶结缘,这跟他出生在雕刻世家有关。从其祖父开始,苏碰辉家里就从事木雕工作,如浮雕、平雕、圆雕等。1958年,苏碰辉的父亲在泉州从事木雕工作并成立了小型工作室,主要雕刻佛像、浮雕和寺庙的平雕,所以苏碰辉从小就对木雕耳濡目染,对木雕师傅表现出来的精湛刀工满怀崇拜。1980年,小学未毕业的苏碰辉就给父亲当学徒。父亲的工作业务遍及泉州市区等寺庙,他都跟着到处学习,他们还做过各种高甲戏的舞台雕饰和道具。得益于此,苏碰辉打下了坚实的木雕功底。

  让木偶不仅仅用于演出

  1990年,台湾“小西园”木偶剧团执行长许国良来泉州参加第二届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艺术节,给了苏碰辉新的认识:木偶不单可以用来表演戏剧,还可以当工艺品、教学器材、礼品等,如果木偶有这么多用途的话,不但可以把木偶市场做大,而且更能弘扬传统民间手工雕刻艺术。

  1993年,苏碰辉做了第一批偶头雕刻,人物形象是大家熟知的“关公”等,但因为对木偶文化和演出情况的不了解,所以苏碰辉这批偶头的销售并不理想。幸运的是,许国良除了给他关于木偶头结构要点等的指导外,还提供了不少木偶制作名家的偶头作品供他欣赏。苏碰辉为了让偶头能“出神入化”,翻阅了大量有关描写喜剧人物的书籍,还到寺庙去观摩各种雕像的神情来获取灵感。

  1995年,苏碰辉已经可以制作出三头六臂、四头八臂的偶头(当时除了江朝铉父子、黄义罗外,很少人能制作出来)。此外,苏碰辉很早就使用丙烯原料让偶头看起来干净、不怕脏,以及使用密度较硬的小叶樟木来雕刻,使得偶头更具质感。

  如今,其制作的偶头雕刻精致,绘脸细腻,品种多变,适应市场需求。苏碰辉说,制作每一个木偶就好像在创造一个舞台上的“新生命”一样,木偶工艺能使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更能使木偶雕刻艺术得到传承。

[发表/查看评论]

  新闻投稿/广告投放/频道合作 联系人:黎主管  EMAIL:1728097111@qq.com

 

开心一刻.漫画地带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
新农村网搞笑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