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镇原名太平村镇,1998年9月,经天津市民政局批准,更名为太平镇。太平镇位于天津市的最南端,地处华北冲积平原,大港油田腹地,南邻河北省黄骅市,东接本区港西街,北濒大港水库,西靠本区小王庄镇。全镇土地面积17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9平方公里。下辖22个自然村,19个行政村,总人口33999人,农业人口为31635人,占全区农业人口的三分之一。在镇内,除汉族外,还有回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和黎族5个少数民族。远景二村建有清真寺,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提供了宗教活动场所。
自然资源:太平镇地区系滨海冲积平原,呈三角形。地势西高东低,多洼淀。西部海拔5.2米,东部海拔2.6米。地质构造良好,地质盐碱,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季短促。全年平均气温13摄氏度,无霜期7个月。年降雨量520毫米左右,70%集中在夏季。
太平镇交通发达,现镇域内主要公路有工农大道、太沙路、徐太路、远太路、穿港路、港中路,港中路连接205国道,太沙路与大港油田幸福路相连,工农大道从镇区西部通过,连接河北省黄骅市。太平镇距天津国际机场65公里,距天津港60公里,距黄骅港50公里,距天津市60公里,大港区35公里。
能源丰富是该镇得天独厚的条件,辖区内有华北电力局扩建的22万伏变电站一座,有8条输出电路。郭庄子村两座3.5万伏变电站,镇区一座4.5万伏变电站为全镇工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三分之一的村庄与大港油田有直接的联系,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促进了全镇企业的发展,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和经营范围。
太平镇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和全民体育健身运动,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并得到国家和市、区有关部门的认可。1994年,太平镇分别被国家文化部群文司命名为“书画艺术之乡”,被农业部、国家体委、农民体协命名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两个荣誉称号。
镇内地产植物,自然草资源丰富,具备得天独厚的种养殖条件。冬枣种植和畜禽养殖成为全镇农业生产的两大基地。太平镇农民有种枣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崔庄村是我国正宗的冬枣产地 之一,大约在公元1560年,由崔庄刘氏家族四位爷以长子文薪为首, 对冬枣进行开发研究,历经十几年嫁接成功,到现在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崔庄现有200-400年冬枣树156棵,是冬枣唯一正宗产地,属于具有天津地方特色的名、特、优稀有资源。
除冬枣种植外,镇内现有市级优质纯种小尾寒羊种羊良种场一处,年可为养殖户提供1000头种羊;进口皮特兰、比利时双肌臀良种猪场一处。各类养殖示范小区20个,被区列为年出栏肉牛2000头,肉羊35000头,生猪30000头,肉鸡100万只,蛋鸡存栏10万只的养殖示范基地。镇农业咨询小组、各类养殖协会组织,为农民种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类服务。
2002年,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24.6亿元,销售收入21.2亿元,利税总额1.447亿元,增加值4.49亿元,出口交货值1.12亿元。固定资产投入4830万元。镇级财政收入完成1412万元。GDP完成4.867亿元。农业增加值完成377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5370元。全镇产值超千万元的企业17个,产值超五千万元的企业4个,产值超亿元的企业2个,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的村2个。造纸、微型高频焊管、化工、玻璃拉管、食品、空间网架成为全镇乡镇企业发展的支柱行业。冬枣、鸡、牛、羊、猪、特禽等种养殖基地已经基本形成,保证了农民的经济收入逐年增加。全镇经济总量以每年17%左右的高速增长。小城镇建设已经初具规模,2002年被列为国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