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看来,全国先进工作者、直属三清山交警大队长、优秀共产党员万良山,是一座令人敬仰的"大山",一座让人佩服的"高山"。然而,万良山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座大山,一座高山,也不是像董存瑞、黄继光那样一炮轰响的英雄。这座"大山"是由一抔土一抔土地积累起来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万良山深知其中道理。他时刻告诫自己:"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他是——
善小必为
万良山带领部下在路上搬石头
你看,暴雨正在疯狂地敲击着大地,雨水带着泥沙冲到公路上,并甩下泥沙顾自溜走了。这时,一辆警车在路中一块大石前"嘎"的一声停了下来,从车上下来两个戴白盖帽的交警,冒着大雨,奋力把大石推到路边。这就是万良山和他的司机。万良山经常率领他的弟兄们在公路上巡逻,随路遇见落石泥沙,立即动手搬捡,这已成为习惯,而且这习惯已在三清山每一个交警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他们无论是上路巡逻,还是外出办事,只要看见路面上有石头,都会下车捡掉。这似乎是小事一桩,可是每捡掉一处石头,就减少一处事故隐患,也就做了一件善事。真正做到"决不放过影响交通安全的每个细节"。
万良山一贯坚持善小必为,只要看见路上有上学放学的学生,他都会停车,带上他们一程。这虽是小事,但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已深深播下了警爱民的种子。
在路上遇见老大爷、老大娘,万良山也会停车,送他们一程。这也是小事,但警民鱼水情的故事就在他们身上演绎着。万良山深知,那些老头子、老太婆牵连着辖区的家家户户。他们和交警有感情,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充当交通安全义务宣传员,回家会教育子女亲人,要尊重交警,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万良山一贯视三清山为家,视三清山人民为自己的亲人,热心帮助辖区人民群众。每年正月初一给乡亲们拜年已成为铁的定律。
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三,万良山就带领民警一行十多人冒着严寒,顶着风雪,携带着大米、面条、白糖、红枣、荔枝干等物品和红色的"平安幸福信",翻山越岭走村入户,深入群众,察民情、解民忧,送温暖、送服务,为他们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三天来,三清山交警深入走访了辖区所有15个行政村,走访困难乡亲100多户,赠送大米4000多斤,面条1500多斤,白糖200多斤,向特困户捐助红包1000余元。 6年来,万良山与两名孤儿结成帮扶对象。他个人向辖区特困户捐赠15000多元。"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善举,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一直是三清交警执法为民的宗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是三清山大队的家常便饭。有些村民就连夫妻磨擦、父子矛盾,也都请万良山去做和事佬。
在三清山交警大队刚建立还没有设立车管科时,为了给村民摩托车挂牌办证,就请玉山交警大队车管科上门为三清山村民办理。那天中午,三清山交警就请车主们在宾馆里吃饭。万良山知道,依靠别人车管科办事不是长久之计,他想方设法组建车管科。现在三清山大队终于有了自己的车管科,又多了一个为群众服务的平台。
每年三清山的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也是压在万良山心上的一件大事。临近中考,万良山就亲自联系,租用中巴车接送学生。
万良山不仅热心帮助当地群众,对游客也是一个热心人。
"有困难找交警"这不是一句往交警脸上贴金的口头禅。在三清山大队,这句话是刻在交警心里,而且时时付诸行动。为群众和游客排忧解难,交警们始终视为是自己的份内事。一有警情,万良山也亲自挂帅,领着小伙子们勇往直前。
一天晚上,一辆山东53座大巴车尾部底盘碰到路面,卡住了,50多名游客被困在风雨夜中。万良山亲自上阵,指挥民警将滞留在车上的50名游客护送到宾馆,帮游客们安排好住宿后,万良山又带着民警们把车开进冷雨中,去救助大客车。
还有一次,万良山驾车在景区公路沿线巡逻,发现两位外国朋友站在路边,样子十分焦急。万良山立即下车问明情况,用警车护送两位德国朋友去预定的宾馆,并把景区导游图送给他们。
万良山对自己的部下也是体贴入微,从小节见真情
在三清山大队有个定规,每个人在生日这个月都会得到100元钱的红包。这是领导对部下生活关心爱护的一个小细节,却体现了领导对部下的一片真情。
万良山这个家长的确当到家,他对部下,大到政治生活,例如入党,晋衔、评优等要一一关照,小到个人生活,婚姻大事,他都一一过问。三清山大队已有5对有情人在万良山热心帮助下终成眷属。
岭头山中队民警王典庆家住鄱阳县,他妈妈得了癌症。万良山得知情况后,发动全队人员并带头为王典庆捐款。临近春节,万良山带着1万8千元的捐款和大队全体同事的心意,冒着严寒,亲自送到远离三清山大队300多公里的鄱阳县王典庆的家里。
你说,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做事,哪有不卖力的?
这些看似小事,但只有胸中装满爱心的人,才能做到。万良山所做的一件件善事,虽说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都是代表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和帮助。他常说:"只要按党的政策办事,为民办好事,办实事,民忧解决了,民怨自然就消失了,社会矛盾也就不存在。"这是一种高境界。国家需要有更多的像万良山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社会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稳定。
万良山就是这样,从小事做起,点滴积累,积小为大,积少成多,积土成山,积善成德!但是他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重大责任,他把景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视为——
责任如山
2005年3月,三清山环山公路成为进入三清山景区的主要通道,当这里急需交警时,行伍出身的万良山奉命前来组建三清山交警大队。这时,他感到责任如山,一切从零开始。每天,万良山手持喇叭筒,白天驱车在环山公路上指挥车辆有序通行,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晚上走村串户,了解民情。对三清山交通体系了如指掌,精心绘制了一套完整的《三清山景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规划汇编》。
三清山,虽说是闻名遐迩的风景区,但它远离玉山县城50多公里,远离上饶市区90多公里。身在三清山的交警,只能是白天看车轮,晚上数星星,最大的娱乐只是看看电视,或是偶尔打打球。他们守护的是平安,收获的却是寂寞。万良山凭着一颗忠心,守住了,而且拉起了一支有9位民警、24位协警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万良山从2005年进山以来,每年正月初一早晨,他都在大队营房四楼上,面朝三清山,顶礼跪拜,虔诚地向神灵祈求,保护三清山平安、保护三清山的百姓平安、保佑来三清山的游客平安。这不是迷信,是一个共产员,一个交警战士的一颗诚心,一种大爱的表现。
一个交警战士,一个交警大队长,所祈望的、所守护的就是道路交通平安!
2008年春节前后发生了罕见的冰雪灾害,整个三清山都成了一个白色的世界。电线被压断,道路被封锁。万良山派民警克服重重困难到玉山县城买来2000多支蜡烛和一些年货,分发给村民们。村民们欢天喜地过新年。而万良山和他的部下在三清山与冰雪鏖战了近一个月。是他们用一颗火红的心,融化了三清山的冰雪,守护了道路交通平安。万良山把爱洒向三清山,给自己留下终身遗憾——就在他与冰雪奋战时,他的岳母病危。在弥留之际,想见爱婿一面,未能如愿。他只能坚守大山,面对远方,泪流满面。
2010年5月12日,万良山又谱写了一曲"生命大营救"的赞歌。
当天下午上饶师范学院地理系的40多名师生,来三清山实习考察,被困在100多米高的悬崖中间,天下小雨,随时有可能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几个体力较好的学生爬上悬崖后,跑到公路上向正在巡逻的交警求助。得知险情后,万良山和正在三清山检查工作的市交警支队长朱孝权冒雨亲临现场,组织指挥营救。经过2小时的艰苦营救,被困师生全部被安全救出,
万良山始终视三清山为自己的家,视游客为自己的亲人,视所有交通参与者为自己的亲人,视百姓生命为天!创新性提出 "全心力、全方位、全预防"安全意识落实、源头管理落实、路面管控落实 的工作方法和"迎高峰、突重点、倒休制、无缝隙"的勤务机制。他告诫部下,宁愿自己流汗、掉肉,也绝不让百姓游客流血、流泪!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有耕耘,就有收获。万良山曾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公安部"二级英模"、省公安厅"个人二等功"、江西省十大文明服务明星、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执法为民标兵、上饶市敬业道德模范、上饶市"五一"劳动奖章、上饶市十大爱民警察、上饶市公安交警为民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19次被各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或优秀党务工作者、8次获全市公安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获各级嘉奖。他虽是荣誉等身,可他从来没把那些荣誉看成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是——
荣誉共享
你听,三清山交警大队部一片欢声笑语。原来,今天万良山从北京参加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回来,正把一些纪念品分发给大家,让大家分享这份荣誉。
是的,万良山从不居功自傲,都是把个人的荣誉看成是集体荣誉。他无论是出差开会,还是学习考察,或是旅游观光,回来时都会带回一些纪念品,分发给大家。
这看似小事,其实他分发给大家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纪念品,而是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份荣誉。让人觉得,功劳虽然是记在万良山名下,可这却是集体荣誉,在他的手下做事有奔头,有干劲。从而形成一种紧密团结的团队精神。在这个大集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下扭成一股绳。大家都会齐心协力,努力工作,守住这份荣誉。进而再鼓干劲,去创造新的更高的荣誉。
现在,万良山仍然戒骄戒躁,继续以高昂的士气,创新的精神,带领他的团队,去创造新的辉煌。 |